孝昌:干群同心战高温 多措并举齐抗旱

自7月底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孝昌县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针对当前旱情,孝昌各乡镇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干群同心战高温,多措并举齐抗旱。


进入8月,我县持续高温少雨,月平均气温28~30℃,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月降雨量80~120毫米,雨量偏少1~2成;据气象部门预测,晴热少雨天气将持续到九月上旬;抗旱形势严峻。

在田作物51.82万亩,受旱达10.57万亩。全县蓄水总量2.55亿方,有效可用水量2.22亿方,占正常蓄水3.33亿方的77%。


陡山乡

此时正值中稻抽穗、灌浆及成熟关键时段,面对持续高温天气,秋粮生长面临威胁。陡山乡大庙村作为该乡秋粮种植大村,村“两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组织、帮助群众和种植大户开展抗旱保苗工作,通过摸清水情旱情、成立党员应急服务小分队、疏通渠道、启用抽水泵等方式缓解旱情,同时积极对接电力、水务等部门抢修泵站、增加移动潜水泵,引导村民科学开展蓄水抗旱保苗与生产自救行动。

面对旱情,陡山乡筹措抗旱资金126万元,疏浚各类沟渠30余公里,境内32座泵站全部开机提水,各村累计投入移动和固定潜水泵2486台套,投入抗旱劳力3800余人次,4口机井全部投入使用,4座中小型水库开闸放水12.5万方,累计提水642万方,浇灌农田面积6万余亩,8500余亩受旱农作物喝上了“救命水”,基本解决了4.5万亩中晚稻灌溉用水问题。


丰山镇

8月18日,丰山镇党委书记陈义文到沿河大畈指导水稻种植片区抗旱工作,了解当前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听取相关村干部对抗旱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丰山镇将防旱抗旱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做好抗旱保秋粮丰收工作。自8月13日起,全镇11个村(社区)共检查固定泵站及移动泵站25个,清理各类水渠2000余米,保障7500余亩农田的生产用水。通过走访入户、屋场院子会、公共宣传栏等方式在全镇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倡导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营造全民节水的良好氛围。


周巷镇

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周巷镇袁山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针对当前旱情,周巷镇迅速启动狮子口泵站,全力抗旱保丰收。

袁山村此次受旱作物主要为村集体产业的茶园和部分水稻、花生,总面积超过400亩。为积极防旱抗旱,最大限度降低旱情可能造成的减产减收,袁山村积极同镇政府对接,对泵站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河渠除杂清淤,拦河筑坝引水,确保泵站抽水正常,渠道送水畅通。

经过两天的拦河筑坝,河道水位达到引水水位,狮子口泵站于8月19日上午5时许顺利开机提水,每小时提水1000立方米,可有效缓解袁山村当前旱情。

目前,全镇启用5个泵站、移动380台,洒水车2台,投入劳力2000余次,灌溉农田、茶园面积9000多亩。


小河镇

8月19日,小河镇仙雨砦村党员干部夏国明正顶着烈日在村湾中检修泵站设备,近40度的高温让他汗如雨下,却不能让他放下手中的责任。走在小河镇各村(社区)随处可见像夏国明一样不惧炎热,在田间地头辛勤挥洒汗水的党员干部们,一幅“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的抗旱景象呈现眼帘。

 为缓解农田缺水问题,小河镇组建抗旱保收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动员全镇机关干部、13个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党员干部等,扛起先锋旗帜,亮出党员身份,通过采取“人工+机械”的作业方式清理修复沟渠、调集灌溉设备等,为高温下的庄稼送去滋润。


季店乡

“泵站已经启动,水过来了,真是及时雨。昨天跟村里反馈农田缺水,今天早上水就来了,我们粮食保产有保障了。”季店乡安界村种粮大户李华清说。

季店乡是出名的“旱包子”“水尾子”。连日来的晴热高温天气已引发季店乡部分地区庄稼出现旱情,为有效缓解和预防旱情,季店乡抓好水源储备和水源调度两个关键,确保有水用和水能用。

今年入梅之前,季店乡提前谋划,摸清能使用的泵站、塘堰和沟渠底数,压实工作责任,成立防汛抗旱工作专班,村级以湾组为网格由一名村干部和党员进行包保,负责包保湾组入梅期间塘堰蓄水和渠道维护。目前,该乡已组织维修泵站6座和修缮渠道5公里,入梅期间完成1000多口塘堰蓄水,确保14个村(社区)农田就近有水用。截至目前,全乡4万多亩夏粮和6千多亩玉米、花生、芝麻等旱作物均在网格化的水域保障中,全乡抗旱保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花西乡

8月19日,花西乡高陈村一级泵站提水设备全力运转,村民正从塘堰中抽水浇灌稻田。

近日,花西乡加快启动抗旱保水工作,切实解决全乡用水难问题。目前,花西乡已疏浚渠道26处,维修泵站39座,启动潜水泵560台套。同时,对全乡1380处蓄水量2000方以上的塘堰和99座泵站确定管护人,建立管护台帐,强化日常管护,发挥一个塘堰一个锹把、一个泵站一个机手管水的作用,全力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白沙镇

面对当前的旱情,白沙镇迅速行动,整合资源,精准施策,组织各村对辖区范围内泵站进行全面排查整修,确保正常使用,全力做好抗旱保丰收工作。

白沙镇共有耕地面积6.1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8万亩、旱地面积1.3万亩。澴河和女儿港水量基本可以满足沿河沿港泵站开机提水抗旱。塘堰蓄水占蓄水量的65%,蓄水约500余万方。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抗旱合力。广泛动员全镇党员干部与群众一道共商抗旱事宜,引导群众全力开展生产自救。统筹解决好群众抢收已经成熟的稻谷。镇、村干部积极调配抽水机、泵站等抗旱设备物资,组织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修复毁坏的水渠、泵站、提水机械等水利设施,运用引水、提水、运水等一切有效措施,共同迎战旱灾,全力以赴抗旱保丰收。

截至目前,全镇5个泵站已开机提水,累计投入抗旱机械6000余台套,投入劳力7000余人。计划7天后向陆山泵站灌区申请提水20万立方,解决河边、群幸、金港、建华等6个村组3000亩中稻用水难题。

针对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扎实开展抗旱工作。

提前谋划,主动作为

提早对小型机泵站设备维修保养、试机,确保抗旱期间能正常使用,对410余处小型泵站机电设备、管道进行了维修保养、通电试机,清淤各类沟渠近150公里。及时会商研究对策,提前做好了人工降雨的各项准备。8月14日12时起,在全县范围内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县防指政委、县委书记胡斌带队深入各受旱乡镇调研指导防旱抗旱工作,安排部署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后的各项工作。

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准确掌握水情、雨情、灾情信息,发布预警预报,为县领导科学抗旱提供信息支撑和决策依据。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加强水资源调度和城乡供水工程管理,确保饮水安全。

截止8月15日,全县已累计投入使用湖库涵闸泵站引调提水28万方,灌溉土地面积16.02万亩。全县抗旱工作投入劳力1.36万人;移动式潜水泵1万余台套、固定泵站开机42台;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机动抗旱设备10221台套。

后期,我县还将根据天气趋势适时开展人工降雨作业,想方设法增加蓄水,确保粮食收储安全。

编辑:胡可

终审:罗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