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三十载 魅力花西谱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建县30年以来,花西乡干部群众激昂奋进、拼搏向上,以笃行实干绣制出一幅城镇提质、产业兴旺、百姓安居的幸福画卷。

走进花西乡三和村,整洁的村湾道路、精美的农家小院,清新、生态的乡村美景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花西乡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厕所革命”,逐步加强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各村湾从“面子”美到了“里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车,特别是逢年过节,返乡人口比较多,现在路扩宽了、刷黑了,对大家出行非常方便。”花西乡三和村村民张勇兵说。

“我们累计黑化硬化道路226.1公里,完成道路绿化69.4公里,投资1487万元建成万人千吨级水厂一座,保障了全乡4.7万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实现自来水管网乡域内全覆盖,目前已建成三和村四方湾为代表的五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全乡人居环境大为改观,整体提升。”花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丽说。

每到丰收的时节,在吴店村的田间地头,一眼望去,连片的稻谷都压弯了腰,在阳光的照耀下,遍野铺金。花西乡定位孝昌“粮仓”,主要作物为中期水稻,属于典型“农业主导型”乡镇。多年来,花西乡围绕水稻种植做文章,出台乡级政策鼓励村集体流转土地种植,引进市场主体,种满种足,让曾经的荒土荒田切实变成了群众的“增收田”。全乡耕地8.2万亩,粮食总产量4200万公斤。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地,通过撂荒地整治,我们合作社把它充分利用起来,种上了小麦,我们全程机械化服务,省时省力。”孝昌县高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文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而招商引资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花西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吸纳引进泰燃石油、景龙米业、天鑫源等实业进驻花西投入生产,为产业强乡提供坚强保障。

“乡党委政府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王理念,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激发活力,培育本土经济壮大实力。当前工业企业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家,华润光伏、湖北宏展再生建材;限上商贸和大型个体户6家;农业企业3家。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加快指导土地规模流转,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3个,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提供了主体保障。”花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丽说。

30年来,花西乡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乡域经济实力不断赶超跨越,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质量持续提升,项目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截至2023年,全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19.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限上商贸销售额2648.7万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

“下一步,花西乡将紧紧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努力形成‘谋划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运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二是继续发挥农业基础优势,发展以水稻种植为基础,以优质稻为特色主导,辅以苗木、稻虾、蔬菜、茶叶等多种种养类型相结合的特色产业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合作社,促使景农米业、湾湖蔬菜基地、架子山茶业基地、高文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不断发展壮大,使全乡农业产业化、产业规模化水平逐步提高,土地流转更加有序高效,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花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丽说。

新征程新起点,新担当新作为。花西乡将立足本地文旅农优势,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项目为重点,倾力打造“农业现代化、产业规模化、文旅特色化、生态宜居化”的西部魅力乡镇,为孝昌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贡献花西力量。

“蓝图已绘就,逐梦正当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花西乡将继续践行新发展理念,抢抓政策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在增进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提高乡村品质等各方面持续发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体现担当、彰显作为,为孝昌加快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贡献智慧和力量。”花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丽说。

记者:康洪洲  陈园(航拍)

编辑:李文莉

责编:罗薇

终审:陈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