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花西:备战春耕 用水为先 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春耕之际,孝昌“西部粮仓”花西乡的7万余亩耕地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备战春耕,用水为先。花西乡紧密围绕农业生产是第一要务这条主线,早谋划、早部署、早动员,通过兴修水利、加大管护、调整结构等方式,强优势、补短板,不断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全力保障全乡春耕农业生产用水。


大兴水利,让水源供给更稳定


风调雨顺的年成,万亩稻田,稻穗飘香,金浪翻滚,一派丰收祥和之景。


同时,花西乡也是孝昌出了名的“旱包子”“水尾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大。

“如遇干旱之年,特别是旱季七八月份,有的地方,塘堰枯竭、水井干涸,人畜饮水都有困难。”花西乡人大主席黄先明回忆说。


找准要害,对症下药,才能从源头破除桎梏,保障全乡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近年来,花西乡将修水利、保灌溉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整合乡村振兴、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一事一议等项目,通过拦河筑坝、扩挖塘堰、整修泵站、疏浚渠道等一系列措施,大兴水利建设、补齐水利短板、夯实水利基础,盘活全乡河湖塘堰,增强内水保灌能力。

截至目前,花西乡累计扩挖塘堰1156口,确保全乡229个自然湾每个自然湾至少扩挖一个当家塘,新增蓄水260万方。同时花西乡沿女儿港、河口朱河、全民河等重要流域修建拦水坝10余座,并在各村新建大小泵站32座,新增蓄水约30万方,大大提升了蓄水保水能力。

此外,花西乡还加强乡域内大型河流综合治理,做到功能性、实用性、美观性兼具。


女儿港是花西乡的母亲河,经安陆、孝昌、云梦到孝南,在花西乡境内流经康杨、高陈、冯庙等10个村,是花西乡保人饮、保灌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花西乡致力于女儿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沿女儿港梯形筑坝6个,兴建泵站19座,大大提高保水灌溉效率。

流域治理既要实用,还要美观。“十四五”期间,花西乡积极申报女儿港综合流域治理项目,旨在将河流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通过清淤、筑坝、改善水质、修建漫步道、改善沿河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在提高女儿港防汛抗旱综合能力的同时,积极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目前,该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由孝感市水利和湖泊局统筹实施,预计今年施工。


定期检修,让设备运转更高效


“这三百匹泵站是花西乡抗旱保灌的神经中枢,始建于1962年,采用2台机组,装机容量560千瓦,每小时提水5600立方米,可灌溉15000亩农田,惠及周边12个小村湾。”花西乡水务站站长季建军指着已经完成检修的三百匹泵站说。

在花西乡联乐村下湾邱泵站点,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的对泵站进行检修维护。“联乐村一共有9个泵站,目前我们正在逐一检修,确保春耕时节可以正常运转,提前做好蓄水、保水工作。”联乐村党总支书记陈效明说。


3月下旬开始,花西乡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全乡各处泵站进行检修,适时更换提水设备,提升蓄水能力,目前乡、村两级泵站已检修70余个。

此外,花西乡在全乡重点地段采取加固拦水坝、增设管道、维护进出水管等措施,每年固定维护检修泵站32座,查验潜水泵560台套,投入挖机40余台次,通过一系列保养维护工序,确保全乡塘满堰满,充分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疏浚渠道,让水流运输更通畅


花西乡境内主干渠共有三条:东干渠、北干渠和东干渠延长,其中流量最大的是东干渠,经云梦、安陆、花西到孝昌,在花西境内有18公里。


“去年9-10月旱情严重,花西乡从徐家河引水84万方,其中40万方注入女儿港,保人畜饮水,另外44万方就是经这3条主干渠进入各村支干渠。”花西乡幸光管理段负责人王亚辉说。

“多亏这四通八达的水系,徐家河的水才能顺利进入各村,完成油菜、小麦秋播,保证了下半年的农业生产。”花西乡水务站站长季建军说。


今年初,花西乡继续加大各主、支渠的管护力度,巩固渠系送水成效。花西乡采取乡级维护主干渠,村级维护支干渠的策略,通过清淤除障、疏浚河道、除草除杂、维修加固等措施,有效疏通水利基础“七经八络”、扩充“毛丝血管”,打通水源运输“最后一公里”,目前花西乡已完成主、支渠清淤51公里,下一步花西乡将继续组织人员清淤除杂,早日完成全部渠道128公里的清淤任务。


调整结构,让农业生产高质高效


科技赋能,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花西乡成立专业指导队伍,并定期邀请县农技中心专家团队下乡开展技术培训。

今年3月,花西乡积极邀请县农技专家团队来花西调研、授课,引导村民因时因地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种植模式,减少水播、增加旱播,减少农作高峰期用水量。

同时,花西乡以湾组为单位,积极召开屋场院子会,引导村民选择旱播种植方式,同时增加玉米、高粱、大豆等耐旱作物面积。

“旱直播不光可以解决缺水问题,更重要的是旱直播是一种节俭农业,投资少、速度快,适合大面积作业,我们计划下周在吴店示范片开展旱地育秧现场会,向村民传授旱直播技术。”花西乡农技中心主任张培元说。

春季农耕正当时,水源灌溉是关键。经过一套组合拳,花西乡农水建设得到质的飞跃,蓄水、保水、抗旱能力显著增强,这为花西乡夯实农业基础,发挥农业优势,壮大“西部粮仓”品牌提供了坚实后盾。


记者:王虹

通讯员:周凌溪

编辑:李文莉

责编:陈腊梅

终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