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孝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宣传教育,统筹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孝昌。
| 图片拍摄:韩绍《县城全貌》
“城市、小区的环境都变美了,大家一言一行也越来越文明,走到哪里都心情舒畅。”家住孝昌城东社区的居民张艳对近年的变化赞不绝口。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环境日趋整洁亮丽,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城乡立出新形象、展现新面貌,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 图片拍摄:殷靖《天蓝 地绿 水清 路畅》
抓文明指数测评。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推进会、文明城市创建培训会、县域文明指数测评迎检会,印发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任务分解表、创建任务清单、指数测评点位清单、指数测评问题清单,压实创建责任,了解测评体系,细化分解目标,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 图片拍摄:胡长顺 《旧貌换新颜》
抓精神文明创建。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开展样板居民楼栋、首善生活小区、标杆文明实践站点、最美口袋公园、示范集贸市场“五个一”推选宣传和村镇、单位、校园、社区、街巷、家庭、庭院、窗口、工地、行业等文明创建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提质、乡风文明文化墙普及、乡风文明理事会培育”工程,组织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14个乡镇(区)共表彰先进典型870名。
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孝德校园创建格局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持续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实现乡镇全覆盖。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体系高标准覆盖,制定全年及月度活动计划安排,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培训,每月开展1次大型文明实践活动,“播种绿色梦想”“十分钟服务承诺”“芳馨微荷·文旅融合”“爱心护考”“平安小课堂”等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渐凸显、出新出彩。
| 图片拍摄:《志愿之城》
宣传普及健康教育。孝昌县创卫工作专班印制发放宣传单4万余份,县直各单位,城区18个社区、61个物业小区,花园镇35个“三无小区”及广场公园设立创卫健康教育宣传栏,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让广大居民群众了解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全面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和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目前全县有93个机关(单位)、16个医疗机构、66所学校、14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189个单位创建了无烟单位。
| 图片拍摄:吴荣 《城市管理》
强力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各单位开展药物消杀,降低“四害”密度,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清除“四害”孳生地,定期开展全县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将结果在县政府网站公布。
持续开展“六小行业”整治。对城区18个社区“六小行业”创卫工作进行回头看,共复查经营门店1489家,完成问题整改358家,对103家证照不全、个人健康证未办理或过期的经营门店,下达了问题整改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 图片拍摄:孝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
2月初,孝昌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完成授牌。
| 图片拍摄:韩绍 《森林之城》
| 图片拍摄:殷靖《城乡绿意葱茏》
| 图片拍摄:来源于孝昌县税务局 《林之静幽》
| 图片拍摄:孙鑫《宜居之城》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大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孝昌县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纲要(2021-2027年)》,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乡镇、县直单位目标考评内容,推动生态文明创建各项工作“组拳出力”。坚持协同推进,提升攻坚成效。狠抓城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汽修喷涂、工业废气等专项治理,严格管控乡镇区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流域综合整治、城乡污水管网建设及黑臭水体治理,强化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完成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详查单元划分及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强化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置,坚决打好土壤保卫战。构建三级联创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格局,7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55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 图片拍摄:胡长顺 《幸福新小区》
坚持严督实导,强化考评考核。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考评考核,督促各单位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主动作为,形成合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孝昌于2017年荣获“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近年来,坚持“增绿提质、逐年推进”,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的生态城市景观,确保创建成果扎实巩固。
精心谋划,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市政设施、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8方面63项指标要求,确保2023年实现建成区绿地率32%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人均公园绿地9.5平方米以上,高标准通过省级园林城市复查并基本接近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 图片拍摄:胡长顺 《森林公园 你我共享》
提升城区绿量,2022年投资近3000万元,新增绿地面积10公顷。建设绿化景观,城区已建成各类公园10个,公园绿化面积共计134.12公顷。实施“绿色印章”,实现了城乡绿地连接贯通。
提高养护水平,对城区公共绿化管护定人定责定区域,强化了精细化绿化养护工作,同时借助智慧城管平台,对绿地全面监控,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了养护效率、养护质量和城市绿化整体水平。
作者:许云东 吴荣
编辑:李梦婷
责编:汪海莲
终审:陈腊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