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全社会合力应对的一次大考,城市守护人民,人民呵护城市,在这场守护与被守护的“双向奔赴”中,孝昌县4235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网格,还有一支支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响应,主动担当,在一个个社区里上演着一幕幕温情画面,让这个冬天充满了温暖。
在孝昌县花园镇桃源社区,见到居民志愿者张小童时,她正在协助医护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咽拭子样本采集工作,宽大的防护服“限制”了脚上的速度,但完全不影响手上的效率。入户—登记—核对—采样,她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信息采集和录入,另一人负责采样,配合起来默契极了。看似简单轻松的动作,她们却每天都要重复好几百次。
“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社区来做准备工作,然后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进行核酸采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爬楼梯和敲门。一天下来,脚走得肿胀,手也敲得很疼。”孝昌县花园镇桃源社区居民志愿者张小童告诉记者。
张小童今年19岁,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暑假回家后,因为疫情,一直在家。从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她便与母亲姜红霞达成了共识,希望通过社区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我的妈妈是一名党员,我看她每天为居民辛苦奔波,觉得特别感动,我自己也想为我们桃源社区出一份力,所以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张小童说。
每天一大早,星夜还未完全褪去,大部分人还沉寂在睡梦中。张小童与母亲姜红霞便奔赴另一个“战场”——核酸采集一线。
到达社区后,她们便熟练地穿戴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相互检查纠正防护装备穿戴,并迅速做好采样区的清洁消毒。穿脱防护服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她们培训了几十次,但依然毫不懈怠,只为做好全面的准备,上门为居民们采集核酸。
与张小童母女同时到达采集点的还有200余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大家也同样进行着辛苦的核酸采集工作。
“相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我们的工作算是比较轻松的,他们起得更早,付出得更多,却没有一句怨言。我希望能为他们出一份力,给他们帮帮忙。”张小童说。
在紧张的防疫工作中,居民的暖心回应,让张小童她们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上门给一户88岁的老人采集核酸后,老人拄着拐杖转身回到屋里,拿出自家的牛奶递给她们,还边说道“你们喝点,没坏,是好的,你们辛苦了!”
在桃源社区,居民的暖心回应并不是个例。由于人手紧张,采样人员组织入户做核酸的时间并不固定,但一户暖心的爷爷奶奶每次都会提前在门口等待。老人说,知道自己行动不便,不想耽误大家的时间,不想给工作人员添麻烦。有这样暖心的回应,张小童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
“我们社区是一个大家庭,我也很愿意为居民服务,整个社区好了,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张小童说。
“女儿跟我一起来做志愿者,作为父母我感到非常骄傲。”母亲姜红霞告诉记者。
孝昌县花园镇桃源社区有居民6852户2万余人,社区防控任务繁杂艰巨,数据排查、核酸检测、防疫消杀、物资保供、困难帮扶、政策宣传……每项工作都十分琐碎。广大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志愿者踊跃加入到服务居民的队伍中,他们随叫随到、任劳任怨,也获得了居民群众的理解、爱心人士的帮助。
“因为是连轴转,所有人都很辛苦,但是有了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大家都觉得这些辛苦付出是值得的。”孝昌县花园镇桃源社区党总支委员王菊凤说。
这群“最可爱的人”,把职责扛在肩上,把劳累藏进心里,星夜兼程,为民解忧。这些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身影,成为守护孝昌人民最坚固的防线,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记者:王虹 汪启扬
编辑:李文莉
责编:陈腊梅
终审: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