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人物|朱国兵:创“芯”农业 添“绿”餐桌

朱国兵是孝昌县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理事长,怀揣着让家乡人吃上优质粮油的梦想返乡创业,在农业领域服务与创新上执着前行,走在前列,不断刷新农业发展“芯片”,为百姓餐桌增添绿色。


怀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2015年初,朱国兵放弃了外资农业企业年薪百万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孝昌,顶着压力,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湖北新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事开头难,在创业之初,朱国兵遇到的难题很多,面对自然灾害、产品销路不畅、资金的短板等问题,企业发展得并不是很顺利。面对困难,朱国兵没有打“退堂鼓”,凭借自己不服输的精神,细心钻研,依靠“科技种粮”,创新农产品,合作社这才慢慢走上正轨。


“在创业之初,我选择科研创新,我相信只有产品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迎合市场的需求,于是我们就从源头更新品种,选择了与农科院合作,把我们的品种从抗倒伏、抗病增产这一方面进行提质。”朱国兵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朱国兵又成立了孝昌县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托农业科技,勇敢尝试,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家乡农业生产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进程。


“我们联合县内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了260余人,太子稻订单面积从1.2万亩发展到2.8万亩,带领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同时也为广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更为优质的食材和原料。”朱国兵说。


许建洲是陡山乡的种植户,以前都是散种,每年都换不同的品种,收入不稳定。后来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种植统一的优质稻,产量、收入都增加了。


“公司有技术指导,节约了成本, 收入也比以前高,销路也不用愁,都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孝昌县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员许建洲说。


尽管目前合作社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但是农业靠天收的属性让朱国兵坚定了未来创新发展人才为先的思路,在品种培育、品牌创建、产业结构调整和耕种管模式上下功夫。


“我们跟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合作开发和改良新品种,在稻米粮油品种上获得了三项专利,其中有一项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朱国兵说。


目前,朱国兵已拥有“孝昌县新瑞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孝昌县景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多个经济实体,农业基地面积从最初的800余亩扩大到如今的3万余亩,打造了“景龙山”太子米、孝感香米、“鑫国丰”菜子油等22个品牌,成为孝昌唯一一家耕种管、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型公司。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孝昌县农业综合服务的领军企业,走出了一条管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之路,先后荣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朱国兵也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领军人才”称号。


“我们将在科研创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加快新品种的开发,不断增大订单生产面积,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按照科学的模式,种出好品种,卖出高价钱,把孝昌的农业做大做强 。”朱国兵说。


记者:曾凡军 黄一阳 肖潇

编辑:李莎莎  丁珂

责编:汪海莲

终审:陈腊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