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景,好“丰”景!

行走澴川大地,沃野田畴,流金叠翠。产业各异,黛瓦白墙,村舍俨然……村美、民富、产业兴的愿景,如同一颗颗“梦想金豆”,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图片


去年以来,孝感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总要求,因地制宜,打破常规,创新而为,着力探索“乡村振兴孝感答案”,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起好步、见实效。




 实施“三项行动”

缔造幸福乡村




图片


孝昌县王店镇新岗村,人手一张10分钟服务承诺卡。卡上记录的是日常服务、突发情况、重大变故、群体性事件和违法违纪等5项承诺,同时将村民各种揪心事、烦心事纳入承诺范围。“10分钟服务承诺”带来了乡村治理的大变化,新岗村成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民富裕”的宜居乡村。


图片



2020年底,孝感市创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牵引,示范引领、试点先行,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孝感实践”。截至目前,全市创建23个“功能镇区”、688个“和美乡村”。



小城镇

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

是城市与乡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

孝感市把完善集镇功能作为

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以“擦亮小城镇”行动为抓手

补齐规划、特色、功能三方面短板


图片

四好农村路,孝昌小观线。毛峰摄


立足区域特色,融入“孝”的基调、“绿”的理念以及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分类打造一批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旅小镇、红色小镇,特色小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片

建设“和美乡村”,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孝感市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在建设和美乡村过程中,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动乡村善治善美,实现乡村和谐净美。让和美乡村留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记忆乡愁。

图片共同缔造试点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如今新貌。匡文杰摄

孝感市今年完成177个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村村庄规划,谋划实施和美乡村项目1325个,已开工1069个,已完工703个;推动54个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


图片


全市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以高分顺利通过2021年省委特色工作目标考核,省委印发简报推广孝感市“三项行动”经验做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2元,同比增长8.7%,较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




 建立防返贫监测系统

守牢脱贫底线



乡村要振兴
脱贫攻坚的成果
必须巩固和拓展
其首要前提依旧是精准——
精准识别可能发生返贫致贫风险人员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图片



如何做到精准?孝感对照国家政策指南,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拓展一码申报方式,在全省率先建设开通防返贫监测比对系统,打通部门数据壁垒,识别程序上变串联为并联,优化快速响应处置办法,大大缩短认定时间。


“一图一书一清单”应运而生。流程图、帮扶政策告知书和检测对象帮扶政策清单送到返贫致贫风险人员手中,对象可获得的帮扶一目了然。

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看,打开这个自主申报小程序平台,你扫码就随时可以申报。”这样手把手教对象申报的场景,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日常工作中很普遍。 


在帮扶措施上,建立明晰帮扶政策清单,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一事一议、开发防返贫就业岗位、临时救助备用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帮扶路径,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图片
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引导村民发展香菇特色种植,实现脱贫增收。李文勇 摄

图片

孝感组织医保、教育、住建、民政、水利等部门,根据行业部门政策文件,全面梳理监测对象政策清单,对可享受政策的类别、标准进一步明确,有助于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点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截至目前,全市近70%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新纳入对象均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启动“五个一”强链工程

壮大农业产业






去年7月
孝感市启动实施重点农业产业
“五个一”强链工程,着力打造
“一袋米”“一枚蛋”“一杯茶”
“一头猪”“一篮菜”
5个过百亿农业产业链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围绕“五个一”强链工程,年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助力强链,形成“雁阵”。去年12月,孝感市成功举办全市农业招商大会,点对点服务300多家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重点企业领导挂帅指导和业务骨干跟踪服务联系制度,推动达利、亲亲、孝感红等强链项目稳步实施。

图片

在孝感城区永高生态农业超市内,员工正通过网络直播向国内外的买家介绍我市产的优质稻米。李文勇 摄


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配套。孝感市“前中后”三端协同发力:在前端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端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化、后端推进产业融合,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随着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稻米、禽蛋、茶叶等产业从育种到加工、从企业到品牌的全产业链雏形初具,一批“国字号”优质农副产品搭上进京“直通车”,“孝感红”茶叶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图片

湖北九三零农牧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给鸡蛋做标记。石玲 摄


围绕“五个一”工程,市农科院实施农业科技配套工程,“一企一策”制定了“卡脖子”技术攻关路线和发展目标任务。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开花结果。




今年元至9月,孝感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182.27亿元,同比增长13.8%,元至8月份出口3.2亿元,同比增长181.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壮大产业集群,建成省级产业联合体14个,汉川小龙虾、应城糯稻产业集群纳入国家产业集群支持项目,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8家。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孝感奔涌如昨
日新月异、一路向好

来源:孝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