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湖村:“桃花源”里话丰年

观音湖景区位于大别山尾端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山多地少

可谓“七山二水一分田”

祖祖辈辈的山里人靠山吃山

都种植了一点果树

靠卖果子赚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

老果树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能卖多少钱纯靠“天收”

村民收入没有保障

村集体没有产业

哪怕背靠全县唯一的一家

4A级景区

却也看不见“钱”景

为此

观音湖区金盆湖村用了5年的时间

干了一件“大工程”

金盆湖村位于观音湖景区西大门,现有村民790户3011人、易迁户88户。2017年,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观音湖区提出打造“一村一品”的思路。金盆湖村作为进入景区的第一村,定位为“红色旅游+蔬果采摘”村,致力打造千亩桃园和千亩菜园。

然而,思路是定了,执行却是最难的,首当其冲就是“千亩桃园”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建伟说:“当时开的花好看,但是老品种没有经济价值,经过我们村两委商议,决定更换新品种。”

挖了种上新品种

谈何容易?

不仅村民不愿意

就连村两委一班人的家人都不理解

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左卫新说:“很多老农户的基地本来都种有一些果树,挖了他们觉得非常可惜,因为马上要开花结果了,他们不理解,来找我们谈了多次。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跟农户们讲解科学种植带来的好处。”

最后,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吸引几名在外创业比较成功的年轻人回乡承包荒岗和老果园,成立合作社,按照“四权受益”的模式,让投资人、村集体、土地所有人和村民共同进行分红,发展黄桃种植产业。这样,不仅让闲置的荒岗再次利用起来,也让早已淘汰的老果园焕发生机,村民更是享受到村集体的红利。

孝昌县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明说:“我想着爸爸妈妈都老了,家里小孩也没有人照顾,看着山都荒废了,很可惜,我就想回来创业,让桃果变成我们的致富果。”

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建伟说:“通过四年的改造,我们的桃子已经受益了,现在我们的黄金蜜八块钱一斤,还要预订,俏得很。”

经过几年的发展,千亩桃园初具雏形,受益面积已达500余亩,创产值1250万元,可实现620余万元的纯收入,村民们在桃园务工+利益分红,年户均增收7000余元。其余近600亩桃园也将于明年,逐步实现收益。

孝昌县星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军明表示,基地平时忙的时候,像套袋、施肥、除草等工作,就请附近村的村民来做事,大概用工二十多人。

“原来出去找工作,在外面赚不到几个钱,现在村支部在村里搞了个桃园基地,有几百亩,我在本村打工,一年玩玩打打能搞个四千块左右。”黄垄湾安置点居民左道忠说。

盛夏时节

沿着小观线进入观音湖区金盆湖村

道路两旁绿意盎然

瓜果成熟诱人的香气飘散于空气中

引人垂涎

最美的景致遇上最甜蜜的季节

即使酷暑

也吸引了无数游客

来此尝鲜、赏玩

站在金盆水库大坝上,放眼看去,不远处河滩旁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格外吸引人,那里正是现任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戴建伟2017年回乡创建的蔬菜种植基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建一个农业产业园,让大伙都挣到钱,一直是戴建伟心心念念的愿望,也是金盆湖全体村民的愿景。

“当时在外面做点生意,筹措了点资金,想回到农村来,把农业产业做好,带领老百姓致富,现在我离预定目标越来越近了。”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建伟告诉记者。

观音湖区陈井村村民李晓霞说:“我在基地做了两年,每年能赚个7000多块钱,做事就在家门口,比较方便,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

荒滩变成“聚宝盆”

村民看见了实实在在的“钱”景

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建设中

一起把闲置的土地盘活

带领大家致富的戴建伟

也在换届选举中

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火车跑得快

全靠头来带

告别了“一亩三分地”的小利

金盆湖村全力向着

田园瓜果四季香

看山望水景如画

的“旅游名村”奋进

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建伟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提升产业档次,把果园、茶园、菜园变成观光园,让游客一进入观音湖风景区西大门,就像进入世外桃源一样有舒适感,处处是景点。进一步创新改进产业模式,按照“四权受益”管理模式整体推进,打造观音湖品牌,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记者手记】

乡村,那是个让人有归宿感的地方,它天然地带着一种回望和美感。随着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乡村焕发出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山水相依、乡愁记忆、居旅皆宜、活力四射……勤劳质朴的村民正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设计成梦想的样子,然后又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

记者:汪海莲 于德鑫

编辑:李莎莎

责编:陈腊梅

终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