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驻王店镇东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牢固树立“驻村为民”的理念,用真心贴近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大力发展实力产业,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曲子。
长期以来,东河村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囿于自然条件限制,投入大、产量少、品质差、收入低,村民渐渐失去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工作队驻村后主动对接,以华科大食堂对时令蔬菜的需求为契机,积极开展走访调研,决定在该村建设蔬菜基地。
“东河村有种植蔬菜的历史,有一些土地荒废了,但是适合蔬菜种植,我们学校食堂比较多,对于蔬菜的需求量比较大,学校也希望能够提高蔬菜的品质,经过充分考虑我们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蔬菜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驻王店镇东河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马向阳说。
2022年,东河村集体与孝孟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进行统一土地流转,建成的蔬菜基地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行。一期基地建设完成后,承包企业每年付给村集体的租金达一万二千元,带动了40人就近就业。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实现了抱团发展、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王店镇巴石村村民李守胜说:“公司把我们的荒地征收了,对我们的农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村“两委”和工作队计划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扩大种植面积300至500亩,对蔬菜大棚进行改进升级,增加草莓等高端品种水果的种植,丰富基地内经济作物种类,大力发展家庭农场、观光农业、亲子采摘等农旅融合项目,把东河村蔬菜基地打造成集种植、采摘、养殖、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民“绿色银行”。
“在发展东河村产业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到东河村有什么,村民能做什么,我们学校能支持什么?我们工作队协调,村两委开展服务,这个蔬菜基地建成以后,一方面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一方面可以提高村集体的收入,还可以让我们学校的师生吃上孝昌县高品质的农副产品。”马向阳说。
在蔬菜基地一旁的河滩上漫步着白鹅,草地上散养了一大群黄牛,这片区域是华中科技大学投资建设的养殖基地,基地承包给养殖大户,目前养殖有400余头牛、800余只鹅以及4000余只鸡,去年养殖总收入达120万元。
时值仲夏,瓜果成熟,华中科技大学驻王店镇东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发挥“驻村帮扶”作用,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帮助东河村桃园销售红肉桃五万余斤。
“我的桃园是2015年种植的,在近5、6年的时间中,华中科技大学驻村工作队每年在端午节前后帮我销售桃子,每年销售5、6万斤,销售额20余万元。” 王店镇巴石潭金桥农场负责人李金桥说。
“通过消费扶贫,用龙头企业带动村民脱贫,带动群众再就业;兴产业,重发展,带动了我们东河村整个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增加了集体收入;然后就是办实事解难题,华中科技大学以他们特有的优势,特别是医疗方面的优势,解决了东河村村民看病难的问题。”王店镇东河村党总支书记黄卫东说。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地发挥学校卫生、健康、文化、文艺、教育方面的优势持续开展送医送药下乡,送文艺文化下乡,持续增强东河村村民的健康素养,丰富东河村的文化生活。”马向阳表示。
记者:汪启扬
编辑:丁珂 李莎莎
责编:汪海莲
终审:罗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