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沉睡土地”变良田 农民心里甜

昔日撂荒地,今日变良田。今年以来,孝昌县白沙镇把撂荒地复耕复产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实现荒地变良田,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5月17日,在孝昌县白沙镇义井村,旋耕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农户正在田里施肥、播种,一片忙碌景象。

“村里引进了农业大户,把我的十来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现在荒田全部变成了良田,而且能够在这里务工,有了经济收入,每年田地租金和工资有三万多块钱。”在当地村民刘世正看来,这几年村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以前该片区域杂树野草交织,路难行、田难种。农户自行种植的田块大小不一,且分散不成规模,机械作业难度大,自己家十来亩地种起来又耽误工夫,便只能狠心抛荒。如今,土地流转整合种植水稻,不仅村庄变美了,自己每年还能得到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感觉像“天上掉下了馅饼”。

荒岗变良田,心中似蜜甜。随着土地流转整合力度的不断加大,像刘世正一样,义井村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村里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老百姓种植意愿越来越高。还有的将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得到的流转金比过去自己种地的年收入还多,乡亲们觉得日子越过越好了。”孝昌县白沙镇义井村党总支书记杨三娥说。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所在。目前,白沙镇义井村卓原种植合作社承包180亩撂荒地,已经种植高产玉米。全镇共利用撂荒地种植玉米480亩,黄豆180亩,水稻300亩,有效推进了撂荒地利用。

“白沙镇作为农业大镇,2021年全镇粮食总播种面积6万余亩,总产量1200万吨,预计2022年粮食总产量将在2021年的基础上增加5%左右。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探索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助推白沙镇粮食作物提质增效,真正的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饭碗牢牢端的自己手中。”孝昌县白沙镇党委副书记汪祥斌说。

记者:王虹  通讯员:王文姬 图片:王文姬

编辑:李莎莎

责编:罗薇

终审:陈腊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