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强化全省近期社会面防控措施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社会面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查验工作,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县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4月21日上午7:00—22日上午7:00,我县主城区开展24小时扩面核酸筛查实战演练。
此次扩面核酸筛查实战演练时间为4月21日上午7时至22日上午7时,其中集中核酸检测采样时段为21日上午7时至下午1时,演练范围覆盖县主城区的县开发区、花园镇18个社区,共设置采样点92个,其中城区学校采样点28个,企业采样点2个,社会面62个采样点。
为保证检测有序高效,核酸筛查演练采取分时分类进行,21日上午7时至8时,对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下沉党员及各采样点工作人员进行采样;8时开始社会面采样;下午3时至5时30分由社区组织,上门完成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采样。同时在上午8时至下午1时、下午1时至3时开展两次“扫楼、扫街”行动,查漏补缺,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早上八点,实战演练在各采样点同步启动。记者在桃源社区广场检测现场看到,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扫码排队、登记,进行核酸检测、领取核酸检测证明卡片。
“为大家的安全着想,我们都很支持核酸检测,积极配合工作。”市民说。
核酸检测演练现场设立信息登记区、等候区、核酸采集区、临时隔离区和医疗废物暂存点等工作区域,场地布置科学,以最高标准和有力举措抓紧抓实采样点各项工作,确保核酸检测演练工作细致科学、安全有序。整个工作完成后,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快速离开采样现场。
“服务非常周到,排队有序,速度很快,专门设置了一些咨询平台,可以找人咨询。像我们外地回来的不会弄湖北的健康码,都提供了一些专门的咨询服务,对老年人设置了专门的通道,帮助老年人更快更好的做核酸检测。”市民说。
“前期楼栋长、街道长、社区下沉党员、社区工作者扫楼,并宣传核酸演练时间,帮助老人、小孩申请电子健康静态码。本次演练城东社区共有四个检测点,为居民提供检测,现场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填写核酸检测卡,我们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花园镇城东社区党总支委员、居委会副主任黄桂华说。
在殷家墩社区采样现场,居民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依次完成信息登记、样本采集,所有环节均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各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各环节衔接顺畅、措施到位。
“此次扩面核酸检测演练活动,我们殷家墩社区共设立了八个集中采样区,每个社区可以检测1000—1500人,通过组织开展此次扩面核酸检测演练活动,既可以提高社区的协调组织、应急处置能力,又能更好的排查潜在风险,切实做到‘早发现、快处置’,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殷家墩社区工作人员朱忍忍说。
在大洋电机采样点,现场设置等候区、信息登记区、采样区等。企业员工按照规范流程佩戴好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卡,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等待检测,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扩面筛查工作加快推进,为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县一中操场上,教师学生分时段、分批次进入采集点、全程佩戴口罩且保持安全距离、检测完成后,人员第一时间有序离场,确保了整个检测过程快速、准确、规范。
“我们学校师生一共有6100人左右,我们按照年纪、班级,每20个人一组,提前制作了静态码,等学生做完后,全体教职工再来做。我们在做核酸检测的同时,为了保障不聚集,其他班级的学生在教室正常上课,保证了核酸检测的秩序。”县一中工会主席、教务主任施纣如说。
在清溪实验学校采集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来到采集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电子健康卡静态码,在检测现场直接刷码登记,为整个检测流程节省了大量时间。
“我们一共有6100余名师生进行今天的实战演习,为了学生就近采集避免聚集,我们学校一共设置了三个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六点半到岗,七点钟我们准时开始,初中部采集完了之后,再到小学部。”县清溪实验学校副校长骆慧玲说。
据了解,全县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共有3912名教职工,47569名学生,在4月21日全面完成扩面核酸筛查演练,不漏一校、不漏一人。
为确保主城区内所有人员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各社区干部、下沉党员、志愿者闻令而动、奔赴一线,居民群众积极配合,所有市民均落实防疫工作要求,佩戴好口罩,间隔一米距,核酸筛查演练有序开展。根据县防控指挥部要求,4月21日晚上20:00—24:00,实行相对静态管理,主城区实施社会面管控,城区所有经营服务项目一律暂停营业,城区进出口、主要路段设置卡点查验、检测。(记者:张思琪 黄一阳 于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