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作为孝昌东北门户将抢抓孝昌打造“五区一支点”、奋力建设山区强县的契机,创建全省交通枢纽重镇、实力产业强镇、全域国土整治示范镇、生态文明和谐乡镇、文化旅游名镇,擦亮小河名片,答好新时代小河答卷。《竞进起航·乡镇区、部门党组织书记全媒体访谈》系列报道,今天播出对小河镇党委书记李慧涛的专访。
小河镇党委书记 李慧涛:
小河镇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改进作风,锤炼队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牢固树立产业兴则镇域兴、产业强则镇域强理念,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良性循环,建设产业兴旺小镇。推进“四区协同”,围绕菜联村、小河溪社区、国庆村、仙雨砦村打造小河商旅康养核心区,支持国庆村迷迭香基地农旅融合发展,启动菜联村高标准“红蔸”菠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加大鸿翼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沿243省道两侧河东新村、联新村、友庆村打造两型产业聚集区,完善河东新村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园区道路、绿化、“四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筹划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向南延伸至友庆段扩区调能,建设高标准产业园;跨河西村、河东新村、河山村打造农旅融合先行区,做大做强河西村猕猴桃、三河草坪基地,加快河山村金博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度,支持沙窝红萝卜、曙光社区香葱、甜玉米产业发展。实现“五化同步”。即实现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城镇化和特色化,通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持续推进经济转型提速、人居环境提质、基层治理提效、社会民生提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启富裕小河、文明小河、开放小河、美丽小河建设新征程,实现小河高质量发展。
围绕工作落实,我镇提出建设“五镇”的工作举措:
(1)创建省级门户枢纽重镇,构建交通大网络。依托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等为抓手,通过内抓提档升级、外抓沟通衔接,构建以农村公路为基础,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为运输主通道的综合运输大网络。以横纵串接小河集镇为重点,升级改造“四纵四横两干线”形成打通东西南北交通要塞大循环,助推省市县乡四级融合发展。
(2)创建全省实力产业强镇,构建产业大板块。小河镇全力推动孝汉同城发展,积极打造武汉城市圈2小时内车程重点乡镇,协助华中绿色建材产业园和再生资源产业园与武汉地区和华中地区产业链转移对接。围绕孝昌县“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优质产品,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高质量打造产业集聚区,开创农旅养融合发展新路径,强化产业联动和协同创新,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特产品。
(3)创建全省全域国土整治示范镇,构建城乡大格局。全面实施总面积5.5万亩的小河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优化调整全镇土地资源利用布局,聚焦生态大保护、文化大保护、耕地大保护,建立文旅融合发展区、生态修复治理区、特色农业整治区。结合功能镇区建设,制定完善规划方案,科学布局镇域空间功能体系,补齐集镇功能短板;加快区域一体和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区,实现村容村貌改善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大提升。
(4)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和谐乡镇,构建生态大体系。深化环境污染治理,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构建生态保护大体系,建设美丽家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开展河砂综合治理,依托全域国土整治实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全镇小流域和小微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小河港一期治理,同步启动小河港二期治理工程及小河溪中段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启动小河滨港公园建设,打造鄂北生态文明美丽小镇。
(5)创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构建文艺大复兴。整合全镇古镇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商贸文化资源,依托小河千年古镇深厚文化底蕴,支持小河书画艺术、特色美食、戏剧文化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东岳庙、毛家垴、江家畈等红色景点的保护开发,连点成线,形成文旅商养旅游观光带,把小河建成全省文化旅游胜地、红色教育基地。(记者:张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