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七次党代会、县“两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孝昌“五区一支点”重点任务和“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的奋斗目标,为展现各乡镇(区)、相关部门以竞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新起点,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启航发展新征程,县融媒体中心邀请“关键的少数”走进演播室,分享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思考与实践,推出《竞进起航·乡镇区、部门党组织书记全媒体访谈》系列报道,展示新班子、新担当、新思路,营造孝昌推进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的浓厚氛围。
今天播出《小河镇:擦亮人文古镇名片,打造全省全域国土整治示范镇一一专访小河镇党委书记李慧涛》。
小河镇位于孝昌县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向江汉平原过渡带,南接孝昌县城,北与大悟县芳畈镇毗邻,因小河溪穿街而过得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国土面积83.7平方公里,辖13个村(社区)、235个自然湾,人口4.7万。小河镇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小河镇先后获得“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湖北省生态文明乡镇”“十大荆楚最美小镇”“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自然风光秀丽、文旅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便捷,是宜居宜游宜业的千年古镇。
小河镇党委书记李慧涛(图右)做客孝昌县融媒体中心360°全景高清演播厅
1
立足特色谋发展
小河镇有哪些特色和优势?
一是历史悠久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小河镇明清古街,始建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古街全长1600米、保存着328栋明清建筑,有天井近2000个,最深的房屋有9重,近百米深,是目前湖北省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是便利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小河镇位于武汉城市圈核心圈辐射范围,距孝昌县城12公里。纵贯南北的京珠高速在小河镇设互通口一个,转福银、麻竹、孝洪等省内高速、107国道外环线都十分便捷;还有S243、S115、S116穿镇而过,形成镇域通行交通主干道,同时距高铁站半小时车程,距天河机场1小时车程,距武汉阳逻港港口码头1个半小时车程。水陆空交通便捷。
三是协同发展的优质工农产业带。小河镇围绕“一体两翼”“四区协同”产业发展总规划,工业上实现绿色建材产业园和再生资源产业园的双轮驱动,农业上大力实施“万千百十”产业,商贸业上依托小河明清古街拓展文旅医养产业,是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聚集地。小河镇人文昌盛,文化底蕴深厚,文脉代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古街有不少老手艺人,他们的手上功夫堪称一绝,传承着雕花剪纸、木板年画、扯胡、竹编、绣花鞋垫等手工艺品。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佳肴美味声誉远扬,民风民俗独具特色。
2
对标对表勇担当
结合当前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针对我县提出今后五年“坚持五区创建、打造外延支点”的目标任务,小河镇对标对表,下一步在发展中有什么目标和定位?
“小河镇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改进作风,锤炼队伍,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满足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牢固树立产业兴则镇域兴、产业强则镇域强的理念,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良性循环,建设产业兴旺小镇。”李慧涛说。
推进“四区协同”。明确“四区协同”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菜联村、小河溪社区、国庆村、仙雨砦村打造小河商旅康养核心区,支持国庆村迷迭香基地农旅融合发展,启动菜联村高标准“红蔸”菠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加大鸿翼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沿243省道两侧河东新村、联新村、友庆村打造两型产业聚集区,完善河东新村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园区道路,绿化、“四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筹划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向南延伸至友庆段扩区调能,建设高标准产业园;跨河西村、河东新村、河山村打造农旅融合先行区,做大做强河西村猕猴桃、三河草坪基地,加快河山村金博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进度,打造河东新村花山“玉皇李”特色果品;围绕前进村、槐河村、曙光社区、沙窝村打造生态涵养示范区,扩大前进村黄桃、茶叶基地种植面积,支持沙窝红萝卜、曙光社区香葱、甜玉米等产业发展。
实现“五化同步”。即实现产业化、现代化、生态化、城镇化和特色化,通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持续推进经济转型提速、人居环境提质、基层治理提效、社会民生提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启富裕小河、文明小河、开放小河、美丽小河建设新征程,实现小河高质量发展。
3
打造品牌增实力
“今年以来,小河镇抢抓全市打造“一袋米”、“一枚蛋”、“一杯茶”、“一头猪”、“一篮菜”5个过百亿农业产业链的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访谈现场,李慧涛展示了红蔸菠菜、迷迭香精油、小河剪纸、书法等特色文化和农产品。
菜联村的红蔸菠菜柔嫩多汁,味甜不涩口,有“营养模范生”之称,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矿物质(钙质、铁质等)、辅酶Q10等多种营养素。既可食用,也可入药,可称为菜中珍品。目前我们正在申报“菜联村红蔸菠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争取将红蔸菠菜销往全国各地。
迷迭香是一种香草植物,可以广泛用于洗浴、化妆品、香皂和空气清新剂中,还可作烹调原料,也可从中提取抗氧化剂,用于医药,食品的保鲜保质等。国庆村的迷迭香基地面积由最初的300亩扩大到了1000亩,迷迭香一年可以采收两次,亩产效益可观,目前深加工厂房已经建成,可以生产出纯露、精油、线香等多种相关的产品。
小河剪纸采用刻刀的形式创作,构思奇特,内容丰富,既显喜庆之气,又有吉祥之意;构图优美,刀法娴熟。小河剪纸传承人张玉义于2019年荣膺湖北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小河剪纸也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河镇书画名家众多,明末一品户部尚书傅淑训、辛亥志士田家桢、著名学者张立民等历史名人潜心创作,留下不少书法作品。大量当代民间艺术家,用心坚守和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小河镇现有国家级、省级书法协会会员10余人,县级书法协会会员100余人,2018年,小河镇被授予“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类)”称号。
4
围绕目标争先进
围绕目标任务,下一步,小河镇将从哪些方面来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围绕工作落实,小河镇提出建设“五镇”的工作举措。”李慧涛说。
一是创建省级门户枢纽重镇,构建交通大网络。依托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为抓手,通过内抓提档升级、外抓沟通衔接,构建以农村公路为基础,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等为运输主通道的综合运输大网络。以横纵串接小河集镇为重点,升级改造“四纵四横两干线”,形成打通东西南北交通要塞大循环,助推省市县乡四级融合发展。
二是创建全省实力产业强镇,构建产业大板块。小河镇全力推动孝汉同城发展,积极打造武汉城市圈2小时内车程重点乡镇,协助华中绿色建材产业园和再生资源产业园与武汉地区和华中地区产业链转移对接。围绕孝昌县“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优质产品,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高质量打造产业集聚区,开创农旅养融合发展新路径,强化产业联动和协同创新,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特产品。
小河镇先后引进北京奥博、顺和矿业、金博太阳能农光互补项目、鸿翼田园综合体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企业,玖盛新材料、湖北畅发等一批新能源企业陆续落户小河,工业经济稳中提质,活力增强。
三是创建全省全域国土整治示范镇,构建城乡大格局。全面实施总面积5.5万亩的小河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进一步优化调整全镇土地资源利用布局。聚焦生态大保护、文化大保护、耕地大保护,建立文旅融合发展区、生态修复治理区、特色农业整治区。结合功能镇区建设,制定完善规划方案,科学布局镇域空间功能体系,补齐集镇功能短板;加快区域一体和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种植区,实现村容村貌改善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大提升。
四是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和谐乡镇,构建生态大体系。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和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突出底线思维,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深化环境污染治理,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构建生态保护大体系,建设美丽家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开展河砂综合治理,依托全域国土整治实施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全镇小流域和小微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小河港一期治理,同步启动小河港二期治理工程及小河溪中段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启动小河镇滨港公园建设,打造鄂北生态文明美丽小镇。
五是创建全省文化旅游名镇,构建文艺大复兴。整合全镇古镇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和商贸文化资源,依托小河千年古镇深厚文化底蕴,加强集镇规划和开发,探索“政府+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新模式,依托鸿盈综合体项目加大小河明清古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开展“小河古八景”及巡检司、分县衙门等古建筑修复工程,推进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支持小河书画艺术、特色美食、戏剧文化发展,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东岳庙、毛家垴、江家畈等红色景点的保护开发,连点成线,形成文旅商养旅游观光带,把小河建成全省文化旅游胜地、红色教育基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