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市民朋友们:
春节将至,为营造一个平安祥和的节日环境,孝感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特别提醒您: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住钱袋子,过好幸福年!广大市民朋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非法集资活动。
01
要了解非法集资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需同时具备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1.非法性:“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为“一行两会一局”(“一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两会”是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一局”是外汇管理局)。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凡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如吸收存款、公开发行证券、公开募集基金、销售保险等),都需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
2.利诱性:非法集资一般都许诺还本付息。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均不承诺保本保收益。
3.社会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
02
要认清典型非法集资活动“四部曲”
第一步:画饼。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块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吊”起来,让其产生“不容错过”“机不可失”的错觉。非法集资人一般会把“饼”画大,尽可能吸引参与人眼球。
第二步:造势。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比如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现场观摩会、体验日活动、知识讲座等;组织集体旅游、考察等,赠送米面油、话费等小礼品;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获奖证书”“政府批文”;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礼堂进行,其场面之大、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
第三步:吸金。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分红,给参与人初尝“甜头”,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还动员亲友加入,集资金额越滚越大。
第四步:跑路。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03要熟悉防范非法集资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我们真诚地提醒广大市民:
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夜暴富是陷阱
你想他们的高息,他想你们的本金”!
要谨记高息“诱饵”不动心
老板“实力”不崇拜
“官方”背景不迷信
熟人“热心”不轻信!
法律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
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做到科学理财、理性投资
决不轻信高额利息的诱惑
把防范风险摆在第一位
切实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如发现非法集资活动苗头和线索
要及时劝告身边的人不要上当受骗
并积极向辖区公安
市场监管
处非办等部门举报
孝感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举报电话:
孝南区:0712—2859605;
汉川市:0712—8396110;
应城市:0712—3240315;
云梦县:0712—4333109;
安陆市:0712—5229989;
大悟县:0712—7222920;
孝昌县:0712—4770372;
孝感市公安局:0712—110;
孝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0712—12315;
孝感市处非办:0712—2861352。
孝感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月21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