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孝义白沙”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农业强镇生态重镇!

县七次党代会、县“两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孝昌“五区一支点”重点任务和“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的奋斗目标,为展现各乡镇(区)、相关部门以竞进的精神状态,站在新起点,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启航发展新征程,县融媒体中心邀请“关键的少数”走进演播室,分享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思考与实践,推出《竞进起航·乡镇区、部门党组织书记全媒体访谈》系列报道,展示新班子、新担当、新思路,营造孝昌推进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的浓厚氛围。


今天播出《打造孝义文化品牌  助推乡村振兴一一专访白沙镇党委书记黄克英》



白沙镇是历史古镇,原名“白沙铺”,现有“孟宗故里、孝义白沙”的美名。说到“孝义白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它的来源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据说,当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一次战斗中,被王莽追赶至白沙镇义井村。正在无处藏身之时,刘秀看到旁边有一口水井,情急之下,就跳进了井里,而他的坐骑白龙马则躲进附近的藕塘中。刘秀跳井之后,井里的龙王伸出头角将他托住,蜘蛛织丝将井口封住。王莽追来,没有发现刘秀的身影,就离开了。白龙马看到王莽走远后,就从藕塘里跑出来,将缰绳丢到井里,将刘秀救起。刘秀登基后,将此井封为“义井”,将马卧的藕塘称为“卧马塘”。在卧马塘附近一里路的地方有一口塘,刘秀曾在此回头望井,以示感激,此塘后来就叫“望井塘”。这一故事,就是白沙“孝义”文化的来源。




白沙镇党委书记黄克英(图右)做客孝昌县融媒体中心360°全景高清演播厅


01

弘扬“孝义”文化 建设幸福白沙



县七次党代会、县“两会”,提出了打造“五区一支点”、实现“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的目标任务,那么未来的五年,白沙镇确定了哪些目标?又如何推进呢?


“白沙镇将始终保持接力赶考的新状态、接续奋斗的新姿态,聚焦经济发展第一要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助推孝昌发展,为实现‘绿色崛起、山区强县’目标贡献白沙力量。”黄克英说。



一是抓好乡村振兴,激发发展后劲。坚决抓实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汇绿生态、信义光伏为龙头,打造华中地区景观苗木产业基地、大别山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


二是抓好项目建设,打牢发展基础。积极策划府澴河三期治理工程、S261陡白线、曾白线等通往孝南、云梦路网提档升级,争取引徐济昌工程早日落地,解决花西、白沙两镇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三是抓好产业提升,夯实发展支撑。围绕孝昌苗木花卉、果茶、太子米、生态养殖四大产业,以汇绿生态、卓豪种植、信义光伏、东河萝卜、王山茶叶为龙头企业,形成两条产业带、八大产业基地,加大延链补链力度,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能力。



四是抓好民生实事,拓宽发展载体。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保持镇域平安稳定;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组建应急队伍开展综合执法,提升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抓好文化提振,厚植发展底蕴。围绕打造“孟宗故里,孝义白沙”特色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深度发掘“义井”传说,建设“孝义”主题公园,以荆楚最美家庭徐和平、孝感孝老爱亲模范、孝昌十大孝子童冬凤为代表,大力弘扬优良的家训家风家教,持续开展“孝义文化节”和感恩教育,当好“孝义”宣讲人,讲好“孝义”故事。




六是抓好党的建设,强化发展保障。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树立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02

打造农业强镇,塑造生态重镇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白沙镇是怎样打造功能镇区的呢?


“白沙镇党委、政府将牢牢抓住重要机遇,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乡村振兴‘三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农业强镇’、‘生态重镇’。”黄克英说。


建强功能镇区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做好镇区总体规划,通过大力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目前已完成镇区296户私搭乱建商户的整治工作,集镇面貌焕然一新,经营环境文明有序。接下来,该镇将对镇区各类经营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升集镇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着力完善水、电、交通、环卫等基础设施,着力提升集镇的承载能力。


三是强化综合治理。组建执法队伍进行综合管理,重点做好“治脏、治乱、治差”,着力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镇容镇貌。



建设和美乡村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抓实基层党建工作承诺,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力度,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整顿到位,强化村支部书记能力建设。



二是全面开展文化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白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9个服务站作用,常态化组织各村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明评选表彰主题实践活动,树立良好道德模范。



三是持续开展环境整治。配齐配好镇区和各村保洁员,乡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深入实施“厕所革命”,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强群众自身和居住环境卫生健康责任意识,使农村环境得到大力改善。



培植实力产业


在访谈中,黄克英展示了白沙特色农产品,包括东河萝卜、五四火龙果、王山茶叶、生态米等。

东河萝卜

五四火龙果

王山茶叶

生态米


一是补齐短板,完善基础设施。为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的目标,该镇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现状,着力实施道路改造升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农村电网迭代更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思路,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依托汇绿生态、卓豪种植、东河萝卜、王山赵山茶叶等龙头企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增收,做强叫响“白沙铺1号”系列农产品品牌。




三是加强合作,彰显规模响应。采用“电商+农户+合作社”模式,由镇政府牵头,企业负责种植销售,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农户劳务用工协调,真正实现将农户粘连在产业链上,大力发展以白沙品牌水果+白沙品牌蔬菜等为主的“旅游康养”新模式新业态,走一条产业发展、企业获利、农民增收的合作共赢之路。



03

发展重大项目 筑基亮点工作


一是抗旱应急提水工程。为解决人民用水难的问题,该镇争取资金5300万元,兴修应急水源提水工程,保障白沙、花西、花园三个乡镇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二是府澴河二期治理工程。这是白沙的水利补短板工程,也是一项利民工程,总投入4600万元,工程已经完工,进一步提升了该镇防洪排涝能力,给镇区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又打造一道靓丽的幸福河湖风景线。



三、修建全民健身文化广场。全民健身广场位于镇政府大院右侧,应急大楼前,总投入460万元,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满足了广大群众锻炼身体和学习娱乐需求,提升身体和文化素质。



四、污水二期工程。污水二期工程总投入808万元,将有效治理生活污水排放,保护人居水环境,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五、镇区黑色化工程。投入560万元,实施镇区街道、客运站黑色化改造,给镇区居民创造安全、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改善镇区整体面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