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铁:翰墨人生字如铁,笔写春秋竞风流!

书法,作为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在中国书法的传承和创新中,有一位老先生入古出新,自成一体,成为了当代实力派书法艺术家。他就是我们孝昌县陡山乡的徐如铁老先生。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他的家中,听他讲述与书法的故事。

来到徐老先生的家中,此时他正在案前练习书法,精瘦的手上执着毛笔,只见他凝神定气,笔下龙蛇腾跃,宣纸上的墨字一笔一画但见其功力,“知足常乐”四字一气呵成,遒劲有力。除了案前一尘不染的文房四宝,客厅中还悬挂着许多书画作品,桌上堆叠着书写用的纸张,看得出房屋主人对书法是极爱的。

徐如铁告诉记者,他的祖辈都是写书法的,而且字写的都相当好,在当时很有名。他当时的字写的并不好,但是由于父辈的家教严格,让他立志走上了专业的书法道路。

今年69岁的徐如铁出生于书香世家,五岁时,秉承严父指教,初学黄自元“汉字简架结构九十二法”。八岁时,临习王羲之及欧阳询碑帖,十二岁时开始临习王佑军草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先生书法造诣得益于取百家之长。

徐如铁说,他当时的处境是卖字,所以就必须要达到大众的心理,雅俗共赏,但是在雅俗共赏的基础上还必须万变不离其宗,因为这是古人的东西,古人的东西要容众家之长来发挥自己独特的创意。

书法是博古之长,展今之秀,纵观徐如铁书艺,既守住传统,又能生机勃勃地迈向现代。徐如铁先生的多幅作品被国际友人及国家领导、国家有关单位收藏,他也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的书法展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徐如铁先生秉承书如其人、担当社会责任,出任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理事,被推选为中国公益形象大使,在各种慈善活动中,捐献攥写的金刚经作品,每次拍卖的几十万善款,都用作公益慈善事业。

如今,徐如铁定居北京从事书法事业已有近20年,但是他一直心系家乡。近年来,他走进孝昌的各个校园,开展书法教学,书法临摹字帖,将书法的历史与理论,书写和欣赏等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徐如铁说,他追求是一个是文化艺术,一个是孝文化。孝文化首先是报答父母,家乡是生育养育他的地方,所以他要回报家乡。在家乡,不论哪所学校随时邀请他,他都会义不容辞给学生传达孝文化,传达书法艺术。

和许多文人雅士一样,徐如铁先生也有着自己的一片艺术天地。他的笔墨挥洒间赋予作品强烈的感染,有的字如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也可以说,人生如字,字如人生,好的书法作品代表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彰显书法人生的魅力。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让他的一生收获许多荣耀,他曾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礼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大型笔会及书画展,并多次获奖。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党报党刊发表,并且获有荣誉证书及收藏证书,还获得了"世界华人百名艺术英才、著名书法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记者:王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