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西乡:惠及民生守红线 鼓起钱袋盈饭碗

我县是农业大县,仅花西乡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有5万多亩,堪称孝昌 “粮仓”。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该乡以《报告》中提出的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指引,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将实施农业项目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打造现代化农业的“助推器”。

在花西乡大庙村,花西乡民间艺人正在用说唱的形式,弹奏乐器,敲起湖北大鼓给村民们宣传十九大精神。

花西乡大庙村村民朱子清:现在十九大在土地方面做出了确定,土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延长三十年,我们种田的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要把这个好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扩大耕地面积,赢来更大的丰收。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花西乡创新学习宣传形式,以更加接地气、人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快递到农民朋友身边,让农民朋友知政策、懂政策、学政策,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

湖北大鼓十九大宣讲者朱传英:我组织了一些民间艺人,到各村演唱湖北大鼓,以湖北大鼓的形式来宣传十九大的会议精神,这是我的愿望,我想让十九大的会议精神在花西乡家喻户晓。

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像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潮中敢于大展身手。关长峰是花西乡桥边村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的不得了。

花西乡桥边村村民关长峰:党的政策好,十九大报告我们听了,土地搞平整了以后三十年又不变,明年想多种点,增加点收入。今年种了十亩田,明年打算种二十多亩。

花西乡是农业大镇,农业用水需求量大,为切实做好抗灾保生产,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整合计划扶贫、水利、农业等各种项目资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380余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花西乡同乐村党支部书记高银安:这个塘投资40万,改造以后确确实实对我们这一块的老百姓有好处,能够旱涝保丰收,让农民对种田更加有信心了。

花西乡党委政府还突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和特色种养业,让花西“优质大米、特色苗木、有机畜禽、精品水产”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脱贫致富。

花西乡新民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柏华:胜花苗木基地是经过村党委会和政府引进回来的,带动了村民十多户困难户就近打工,每人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两万元,生活有所改善。

花西乡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小农水”建设、交通路网等项目建设,坚持以精准扶贫和维稳综治为核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为中心,突出抓好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培植后发优势,彰显花西特色,促进花西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社会管理大和谐。

花西乡党委书记胡小元 :十九大报告,鼓励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宣传学习传达贯彻报告精神实质,坚定“四个自信”,深入推进新征程、新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进。全新的精神风貌和实干状态,深化党建引领,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责任担当;坚持扶贫统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秋季攻势五大行动;谋划乡村振兴,立足绿色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对标全年目标任务,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来检验学习成效。

(作者:吴荣 张思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