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小悟乡阳林村就有这样一位贫困户,他虽然年岁较高,但依然想发展自己的产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摆脱贫困,他就是小悟乡阳林村村民汪浩明。
汪浩明有两个孩子,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后来由于摔伤了腰部不能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家庭变得更加困难。
小悟乡阳林村党支部书记 阳福星:他家里四口人,有两个儿子读大学。他五年以前在工地摔了腰,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就回来了,在农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发展途径。
汪浩明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每年享受着国家的低保政策和教育扶贫政策,然而他觉得,自己不能总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过活。于是,汪浩明开始帮亲戚养牛,然后借牛下崽,小牛崽就归他所有。
小悟乡阳林村村民 汪浩明:我养牛的资金首先是找我弟弟借的两万块钱,再就是我姨妹的牛,我给牵过来,下的牛崽就是我的,大牛是她的,这样不断的向前发展。
为了更好的发展,汪浩明专门找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帮忙协调解决创业贷款的问题,并准备筹集资金新建牛棚。
小悟乡阳林村党支部书记 阳福星:今年把他的小额贷款办下来了,贷款的金额是八万,很大程度上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牛棚有了之后,汪浩明对自己的牛就更上心了,为了更好的照看牛,还专门在山腰上搭建了一个竹屋,有时候到了晚上太晚就睡在这里。
小悟乡阳林村村民 汪浩明:喂牛还是很辛苦的,风雨无阻。不论夏天、冬天,晚上还得来看牛。特别是冬月、腊月、正月,每天非上来不可的。
在养牛的过程中,汪浩明除了找技术员帮忙外,自己也在慢慢学习养牛的技术。
小悟乡阳林村村民 汪浩明:技术方面都是由畜牧局、兽医站,每年到了三、四月份的时候,让他们过来打防疫,到七、八月份又来打一次。我买书看,还跟着养牛户学技术,看看别人怎么养。
目前,汪浩明已经养了八头牛,等牛出栏的时候,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小悟乡阳林村党支部书记 阳福星:他自己在家里,身体还行,利用闲置的劳力,积极探索,在村里搞养殖种植。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足以摆脱他的家庭贫困。
阳福星告诉记者,王浩明这种自力更生、“我脱贫我光荣”的精神在他们村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小悟乡阳林村党支部书记 阳福星:在农村来说,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思想上,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对“等靠要”的人有鞭策的作用。
小悟乡阳林村村民 汪浩明:不能老靠国家的钱,不劳而获。要勤劳致富,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事情。如果我富了,可以精准脱贫,我感到光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