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孝昌县通过“妈妈食堂”“食堂开放日”等创新举措,让家长们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监督者”的身份转变,家长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通过亲手制作饭菜或亲身走进食堂、品尝饭菜,实现监督的零距离与透明化,系统性构建起校园食品安全的扎实防线。
在孝昌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食堂后厨里,氤氲着温暖的烟火气。食堂阿姨们各司其职,娴熟地洗菜、切菜、翻炒,正用心打理着每一道工序,只为让全校2500多名师生能吃上健康可口的饭菜。
“我是学生家长,也是这个食堂的师傅。我的孙子在学校上一年级,我每天都精心挑选健康新鲜的食材。希望再工作六年,为孩子们的饮食健康保驾护航。”孝昌县关王小学食堂员工徐素华说。
拥有学生家长和工作人员双重身份的徐素华的一番话,道出了家校之间因“食”而生的深厚信任。
“我刚刚从学校的采购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参观,进入了食堂内部,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辛勤备餐,我看到整个就餐环境干净整洁,营养搭配合理,作为妈妈非常放心。我曾经在家里也担心孩子吃不好,来到这里后发现孩子们的就餐状态非常好,今后我也很放心让孩子在这里就餐。”关王小学食堂开放日“陪餐妈妈”代表陈心蓓说。
关王小学的实践并非个例。在孝昌,一套“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已覆盖全县51所中小学。
线下,各校均成立了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营养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园膳食委员会,以及由家长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膳食监督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突击巡检厨房、储物间及餐厅,仔细查看食堂采购、收支等信息的公示情况,将监督贯穿于食材源头、烹饪过程和终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线上,孝昌县利用数字化手段,搭建起集食材、消费、财务、“互联网+明厨亮灶”四个子系统和AI智能分析模型于一体的校园“数字食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供货、查验”等全流程监管,打通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米”。“家校食刻”家长监督二维码的推出,实现了家长监督一码参与、食堂信息一机可查、意见反馈一键直达。截至目前,仅关王小学就已收到家长评价2903条,“好评率”94%以上。
“食堂开放日的设立,搭建起了家校相互监督的平台,筑牢了学生食品安全的防线。”关王小学校长史红文表示,这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深度体验,让家长从了解者变为参与者,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从家长上岗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到陪餐妈妈沉浸式的体验和见证;从线下委员会的常态化巡检,到线上二维码的即时反馈,孝昌县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将校园餐从曾经家长“干着急”的焦虑,转变为“看得见的透明、摸得着的安心”。
记者:刘爽
一审:张园园 刘金兮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