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农家书屋“小阵地” 精神文明“大粮仓”

近年来,孝昌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盯“建好、管好、用好”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拓展农家书屋阵地功能,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农家书屋“小阵地”成为精神文明“大粮仓”。

在“建”上下功夫,强化立体化空间构建,打造群众文化生活“加油站”。采取“农家书屋+”共建模式,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等阵地融合共建,拓展农家书屋阵地功能,丰富文化阵地内涵。对书屋空间舒适化、功能多元化进行升级,结合实际布置图书区、阅读区、活动区等功能区,建成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技能“资源库”,不断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群众思想“充电”、精神“补钙”、兴业“加油”的阅读需求。目前,全县建有农家书屋219个,涵盖党建、时政、法律、种植养殖、生态环境、卫生、科技、少儿读物等10多类图书。

在“管”上出细活,优化精准化服务供给,化身百姓精神文明“充电桩”。孝昌县农家书屋简化借阅流程,实行“15天弹性借阅”机制,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利用率。针对广大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充实书屋藏书种类和数量,建立分类标签化、修复及时化、更新常态化的“三化”管理体系,每个农家书屋年均新增书籍100余册,确保书屋内的书籍常看常新。选配懂管理、会服务、能操作、善宣传的村干部作为兼职管理员,招募党员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书屋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书香荆楚APP”应用,运用数字化引领全民阅读,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读书、听书、借书等服务,实现书屋“不打烊”。

在“用”上见实效,深化品牌化活动赋能,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助推器”。孝昌县整合部门资源,紧扣群众需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的运营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屋”尽其用。“农家书屋+志愿服务”模式,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在寒暑假邀请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儿童托管班,让书屋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农家书屋+节日”模式,围绕春节、“4.23”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读书分享会、传统文化体验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学习热情。今年以来,共招募100名大学生服务儿童350余人,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4000余人次,在乡村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有力地涵养了乡风文明底蕴。

通讯员:武雪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