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孝昌县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千亩桃园迎来丰收盛景。近年来,当地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的“四权受益”发展模式,让桃产业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曾经价格低迷、销路闭塞的小桃子,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仲夏时节,观音湖区金盆湖村的黄桃基地硕果盈枝、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在桃林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这里的种桃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产出的黄桃个大味甜。然而,过去桃农“各自为战”,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加上销售渠道单一,桃子难卖,收益微薄。79岁的桃农左道忠对此深有感触。
“过去没进合作社时都是小打小闹,产品不好卖。当时既不知道该治什么虫,也不清楚什么时候治虫。”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金盆湖村桃农左道忠说。
“以前就是农户自己种,沿用土办法,没有技术含量,产值低、收益差,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金盆湖村党总支书记戴建伟说。
转机出现在合作社成立后。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金盆湖村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的“四权受益”发展模式,将分散的桃农凝聚起来。
“四权受益”即技术管理股受益,农户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入股受益,村集体土地归属权入股受益,市场主体投资受益,采取品种、技术、销售渠道统一管理,注册“金梓谷”商标,实现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共同获利。即便市场价格有波动,市场主体和农户还能得到党支部兜底,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小产业带动大发展。
“现在加入金梓谷合作社后,实行统一打药管理,桃子产量提高了,也不愁销路。过去卖桃几千元都犯愁,如今家里能卖个一两万元,收益很可观。”左道忠说。
目前当地已建成1000多亩标准化桃种植基地,600多亩由农户入社经营,户均增收超1万元。如今观音湖黄桃凭借过硬品质赢得了市场青睐,游客谈先生便是忠实粉丝。
“这个桃子吃着味道很好,昨天我还买了一二十箱。”游客谈先生说。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合作社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负责人余翠花化身带货主播,每天在桃园直播,通过电商平台将观音湖桃子销往全国各地。
“通过直播推广,观音湖桃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现在销路好、人气高,今天就要发出300多件。”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金盆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余翠花说。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基地在哪里,支部就在哪里。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四权受益’模式,三产融合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多渠道增加农户收益,使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更有信心。”戴建伟说。
记者:杨亚玲 董小伟 廖鑫 于德鑫
一审:于德鑫 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