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籍老兵王江桥:戎耀南疆 鲜艳如火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扎根祖国南疆30年,将青春献给环卫事业;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冲锋在前;他更是一名“红色守护者”,十余年如一日为烈士寻亲、代烈属扫墓……他就是来自湖北省孝昌县小河镇的王江桥,从孝昌入伍的他,用半生坚守诠释了“退役不褪志”的军人本色,更以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从“城市美容师”到“发明家”:

六项国家专利背后的“环卫匠心”

清晨5点的凭祥街头,总能看到王江桥忙碌的身影。30年前,他脱下军装穿上环卫服,在最脏最累的岗位上默默耕耘。面对市民对传统洒水车扬尘、溅水的抱怨,只有高中文化的他较起了真:“改!必须让群众满意!”

白天记录洒水车作业数据,深夜翻书查资料画图纸,他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一场“环卫革命”:给老旧洒水车加装电路控制系统,设计出可调节压力的扇形喷头,创新“挡水板+高压喷头”组合,让清洗效率提升4倍,用水量节省50%。这项获国家专利的发明,不仅让市民点赞“再也不怕被溅湿”,更成为边境小城的“绿色名片”。

30年来,他带着“牛劲”攻克难题,累计获得六项国家级专利,用科技力量守护南疆国门的洁净。正如他所说:“军人的战场不只在前线,只要群众需要,哪里都是冲锋的阵地。”

脱贫路上的“贴心人”:

120个家庭的“桥哥”

“桥哥,我摔倒了,家里没人……”2022年一个雨夜,84岁的脱贫户农锡奇一通求助电话,让王江桥冒雨驱车30公里送医。老人儿子农志峰含泪说:“他比我这个亲儿子还上心。”

油隘村上蒙屯脱贫户农锡奇写给帮扶人王江桥的感谢信

这份“比亲人更亲”的情谊,源自王江桥30年的坚持。他走遍凭祥大街小巷,对数百名环卫工家庭“一门清”:谁家孩子上学难、谁家老人要看病、谁家突遭变故,他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建立“困难帮扶群”、争取助学金、联系社会救助……他像一团火温暖着120多个家庭。

烈士回家的“提灯人”:

367个英魂的“团圆路”

在凭祥匠止烈士陵园,总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轻拭墓碑、描红填漆。2012年起,王江桥多了一个身份——烈士寻亲志愿者。

2021年,他辗转凭祥、龙州多个陵园,为孝感烈属寻找牺牲42年的杨国舟烈士。当家属抚摸着终于找到的墓碑痛哭时,王江桥郑重承诺:“以后我来当你们的亲人,年年替你们扫墓。”十余年来,他走遍南疆11处烈士陵园,为367名烈士找到亲人,代30余名烈属扫墓千余次。

“先烈用生命守护边疆,我要用一生守护他们的荣耀。”如今,他既是陵园的义务讲解员,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红色纽带。那些镌刻在墓碑上的名字,在他的守护中愈发闪亮。

手记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守护洁净的“城市美容师”,从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到烈士回家的“引路人”,王江桥用30年光阴诠释了何为“永不褪色的军魂”。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这位孝昌籍老兵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就在身边。他用扫帚丈量忠诚,用汗水浇筑信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南疆绽放璀璨光芒。

记者:刘爽

一审:刘金兮

二审:陈园

三审:李文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