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花西:凝聚人心汇聚民力 共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走进孝昌县花西乡群力村孙刘湾蔬菜种植基地里,农户正在忙碌采收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沥青路将菜园、花园和池塘串联,井然有序的房屋规划、宽阔的村民广场、精美别致的文化墙、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处处体现新农村新气象。

近年来,孙刘湾村民抢抓发展机遇,以共同缔造发展理念、独特的文化魅力、创新的产业模式和显著的发展成果,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幸福乡村“美丽画卷”。

一次村民议事,化零为整,变“小湾组”为“大家庭”。

“今年3月,听说我们湾在开始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创建申报,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我非常高兴。”刘敏杰常年在外面创业,看着湾里房屋、环境日新月异,他主动定居在湾里,参与并牵头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而如何以点带面,让村湾群众高效充分的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里来,成了刘敏杰最关心的事情。

清明假期,刘敏杰利用前期走访入户摸底工作基础,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挖掘群众骨干力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摸清共性需求并拿出理事会成员初步人选名单,为筹办搭建村民理事会做好充分准备,调动全湾各方力量参与湾内事务管理。4月底,由村“两委”干部指导,群众主导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理事会成立后及时对在湾群众入户摸排,摸清底数、查清情况、说清政策,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以备后续服务需求和统筹开展工作。

“美丽乡村项目的建设,村民理事会的成立,把我们湾里的人心聚拢在一起,共同探索孙刘湾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家乡的质量和内涵。”刘敏杰表示,孙刘湾还要继续在优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长效机制上持续发力,提升在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纸村规民约,共建共享,变“微需求”为“优服务”。

在孙刘湾门口,一块村规民约展示牌引人入目。

“这个村规民约,不仅提醒我们做好村级精神文化工作,还能促进村民凝心聚力共建家乡。”群力村党总支书记蔡建平介绍道。

在文明乡风滋润心田的同时,孙刘湾的人居环境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要想建设好美丽乡村,我们群众得主动打扫房前屋后,清理生活垃圾,改善村容村貌,这是村规民约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村民刘宁波说。

“美丽乡村不是盲目建设大拆大建,不能只看暂时的外表美,更不能脱离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引导群众人人参与,让湾里宜居宜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孙刘湾乡贤刘金桥说道。

孙刘湾持续以村规民约为引领,以“清洁家园”行动为载体,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清理“三堆两垛”,对池塘、道路、田间杂草进行全面“大扫除”,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完善“门前三包”制度,召开屋场院子会宣传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源头上减少影响村庄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一个蔬菜基地,广泛参与,以“小产业”送“大温暖”。

时下,孙刘湾蔬菜基地正值丰收,百亩蔬菜迎来采摘佳期,走在花邹线上,就能看到两侧田间地头大片浓绿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好“丰”景。该蔬菜基地因地制宜,通过各类蔬菜轮种、套种,做到了四季不闲田,不仅显著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让孙刘湾外出务工人员有了更多选择。

群力村党总支书记蔡建平笑着说:“我们村的蔬菜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盘活了土地资源,通过集中流转的方式,有力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也带动了2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孙刘湾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和全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村集体流转土地105亩,带动全村发展蔬菜特色产业。当前初冬时节葱蒜、菠菜等长势良好,田间地头一片绿意葱茏,农户纷纷忙着分类打包采摘好的蔬菜。

通讯员:邹开翔

一审:彭扬

二审:李文莉

三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