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历时5个多月的孝昌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工作圆满完成。凭借创新理念与务实举措,实现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大幅跃升,为孝昌文物保护事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自7月1日启动田野调查工作以来,孝昌县“四普”工作专班严格按照普查方案,对标技术要求,对县内不可移动文物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对文物点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坚决做到应普尽普、不漏一处。此次普查工作覆盖全县12个乡镇、1个省管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调查文物点1181处(其中复查1161处、新发现20处),实现了田野调查覆盖率、完成率100%,“四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孝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文物点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地形复杂,多数文物隐匿于山野之间,面对时间紧、调查任务难度大的挑战,普查工作专班按照“以老带新、分工合作、协助推进”的思路,划分田野调查工作小组,合理配置人员分工,整合车辆、设备器材的管理,每天按时按点出发,合理安排普查线路,保质保量完成文物点的普查任务。
田野调查期间,普查队员们披荆斩棘、遇山开路、遇河蹚水,通过田野徒步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山林河涧,在田野间、树林中,湖畔、沟底、河堤等处进行实地调查,对全县范围内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六大类文物进行了拉网式调查。同时,运用无人机、RTK等设备围绕文物本体、附属文物进行拍摄测量、卫星定位、绘制草图、图像拍摄、资料核实、登记更新等工作,切实掌握文物保护状况、空间地理、使用情况以及基本信息,并实时录入第四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软件,为文物保护工作建立起详实可靠的数字化档案。
每到一处,普查队员主动对接当地群众,了解核定新发现文物线索、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将复查与新发现文物等外业工作同时进行,做到“应录尽录 应保尽保”,全面核查,一处不漏。
此次孝昌县田野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创新思路的有力驱动,通过参加省、市培训文物普查专项业务培训,建强了普查队伍,提升了普查队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走访群众,更准确更高效地采集到“三普”中的文物点信息,确保了文物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次普查新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点,不仅摸清了文物“家底”,守护了历史文脉,也为下一阶段开展资料整理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田野调查阶段的圆满结束,只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新起点。孝昌县将严格按照文物 “四普” 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推进资料整理、图纸绘制、信息填报以及数据复核提交等工作,确保每一处文物的资料详尽准确,建立起完备的文物信息数据库,为后续的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与利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将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全县营造起共同守护文化瑰宝的浓厚氛围。
通讯员:潘红星
一审:彭扬
二审:汪海莲
三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