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邹岗,
一幅静美的水墨画卷
文/杨荃琳
邹岗,
我欠你一个拥抱
文/彭中勇
邹岗行记
文/李治国
邹岗采风拾句
(三首)
文/刘慎思
冬游稻香邹岗
文/张巧云
美丽邹岗
文/彭全东
01
冬日邹岗,一幅静美的水墨画卷
杨荃琳
12月11日,冬日的早上还有些许寒冷。在广场的旗杆下,我崇敬的眸光里,映出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那是澴川读书会参加本次邹岗采风活动的各位老师们,都是大咖哦!等所有人到齐了,我们一起拍了合影留念,然后在宋老师、耀哥和罗宣传的带领下,分乘四辆车,怀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向着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乘风破浪。

驱车十几分钟就到达了信义光伏园。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信义光伏生态园区。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热带植物园,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四季的界线,来到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绿色世界。这里,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每一朵花都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传奇。在众多令人目不暇接的植物中,芭蕉、多肉植物以及那如梦似幻的金线帘(又称一帘幽梦),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整片多肉植物的展墙。这里,每一株多肉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有的圆润可爱,如同婴儿的脸颊;有的尖锐挺拔,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多肉植物以其独特的储水能力,在干旱的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这份顽强与适应力让人不禁赞叹。在这片多肉的世界里,我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存的智慧与美丽。

芭蕉的坚韧、多肉的顽强、金线帘的梦幻,它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生命、关于美的动人篇章。在这里,邓老师即兴赋诗一首:
题信义产业园
——邓柏池
产业园中花卉多,
金丝帘里觅仙娥。
千年铁树开邹岗,
欲唱人间幸福歌。
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或樱桃番茄,因其色泽鲜艳、口感鲜美而备受喜爱。
当踏入圣女果的种植大棚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藤蔓和挂满枝头的青、红色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果实的清新香气,让人瞬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人忘却城市的喧嚣,心情变得格外愉悦。种植人员介绍,他们的种苗都是华科大研发育种,他们提前预定苗木精心培育,才有现在皮薄个大、汁多甜润的圣女果。并告诉我们这种圣女果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甜蜜蜜”,这不禁又让我哼唱起了邓丽君的另一首歌曲《甜蜜蜜》。看着一串串青中带黄、黄中带粉、粉中带红的圣女果,不忍将它们摘下又难以抗拒美食的诱惑,我蹲下身直接就着藤枝将一颗红彤彤的果实含入口中,轻轻一咬,酸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中爆发开来,那种新鲜、自然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圣女果采摘,不妨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带上家人或朋友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以前只知道有太子米,但总觉得神秘的贡品太子米应该离我是极其遥远的。读了澴川读书会推文《太子米的传说》,才知道原产地是我们孝昌县的邹岗镇。这让我心中充满了对太子米的期待与好奇。邹岗太子米,这粒粒醇香、晶莹润泽的米中名品,自古以来便是皇朝贡米,其厚重的历史与优美的传说令人心生向往,其味道的香醇可口更是让人恨不得马上大快朵颐。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路边的树叶逐渐变得金黄,还有一片早开的红梅格外动人心魄。我们在领导的带领下来到牛迹村,这里是太子米的核心产区。一排排收割完的谷蔸整齐排列,仿佛在雀跃地说着不久前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太子米已有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产于邹岗镇牛迹山一带。相传唐高祖李渊南巡经过此地,品尝该地所产大米后赞不绝口,即下旨令地方岁岁进贡,将该米列为皇朝贡米,皇太子尤为喜爱,成为太子主食,遂得名“太子米”。而牛迹山的来历更为神奇,民间传说很早以前有位仙人看中了这块紫云缭绕、土地肥沃的宝地,定居下来,用金牛、金耙耕耘播种。至今山石上还留有四个牛蹄印,当地百姓遂称此山为牛迹山。在牛迹山禅寺我们看到了金牛和悠悠的古禅寺,在冬日仿佛一幅宁静的山水画。
随后,我们参观了太子米的加工过程。在孝昌太子米开发总公司,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见证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为了保证太子米的品质,他们每隔三年还会到海南对太子稻原种进行提纯扶壮,将原种繁育后分发农户更新换代。同时,为了确保太子稻的及时灌溉及有效保质扩增,邹岗镇开启了滚子河流域治理,打通牛迹村“奇经八脉”拓宽种植领域,并开发“稻梦星空”农文旅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涵盖:酒店、游客中心、停车场、康养屋、林中小屋、稻田景观及游乐设施,配套建设等,打造具有邹岗本土特色的农业旅游文化。
如今经过精心加工和包装,邹岗太子米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产品供不应求。据介绍,太子米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优质米,锌元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3~5倍。难怪自古以来,太子米便成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美食佳肴。
此次邹岗冬日之旅,让我们不仅领略了太子米的独特魅力,体验了邹岗的秀美山水,还感受到了孝昌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定步伐。通过打造太子米区域公共品牌,孝昌县正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子米将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美食佳肴,也将为孝昌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杨荃琳,孝昌县小河镇人。孝昌县第三、四届人大代表。歌手、主持人。热衷儿童安全教育及应急救护知识传播,文学爱好者。澴川读书会会员、武汉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魅力澴川》《锦绣澴川》《武汉文学》《妇源汇》等纸媒及网络。
02
邹岗,我欠你一个拥抱
彭中勇
天青色,我总在等烟雨。而故乡的山水,却在料峭的寒风中等着我,等着我那些志同道合的澴川读书会的朋友。
宋会长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还在敲打键盘,他告诉我,读书会将在第二天去邹岗采风,全程有镇领导做向导,希望我尽量赶回去。
那一刻,我略加迟疑。不过,我只是短暂迟疑,没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一个游子归家的行程。宋会长告诉我,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邹岗人,宣传你的家乡义不容辞。我很惭愧,其实我有很多年没有回去了。我总以为,家乡就像昔日在老屋门前晒着太阳的母亲,寂寥而清贫。
月光洒下来,照耀着我回家的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披着一身的星星,我终于站在了老屋的门前。是夜,我辗转难眠,窗外偶尔能闻见几片落叶的声音。家乡的夜好静,静到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万籁俱寂,落针闻声。
早上,我去了儿时最爱去溜达的邹岗镇区,匆匆填饱了肚子。出发时,我有幸坐上了镇长的小车,可能我的这段经历,会成为我日后在人前炫耀的资本。
我并没有感觉到和镇长的距离,虽然,我和他素昧平生。他很随和,一路上跟我和随行的两位朋友说着邹岗未来的农旅产业规划。邹岗镇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山水相连,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旅游项目,今日的邹岗,每天都是簇新的,每天都和昨天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给人新的欣喜和收获。
多年前有一条“要想富,先铺路”的标语,现在终于得到了落实。昔日崎岖泥泞的乡路,全部被柏油路所替代。家有梧桐树,何愁没有金凤凰。这样的话不无道理,这一切成果,仍须归功于那个种梧桐树的人。
我们所去的第一站,便是信义光伏孝昌产业基地,邹岗镇目前最大的一个实业公司。镇长跟我们介绍产业基地的各个项目,眼中闪光,如数家珍一般。其中涉及到的产能、产值诸多相关数据,我只能听懂一些皮毛,唯有敬佩之情。
如果地方上没有好的带头人,即便有各种大型的投资企业,也不会无缘无故落户于此,继而带动当地经济。信义产业基地,建有一座占地一万多平米的全封闭热带绿色植物游览园,即便是寒冷的冬季,步入其中,仍然感觉暖意浓浓。
游览园是人造的大型仿热带雨林,虽为人造,但浑然天成,处处好似鬼斧神工。信义基地依靠先进的光电高科技,打造出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绿色景观世界。
第一眼看到的,是星罗棋布的盆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多肉。若你是一个浪漫的人,自然不会去敷衍。这些娇巧可爱的小植物,其实拥有很多甜得像加了糖的名字,什么三色堇、丘比特、惊鸿仙子、姬胧月……
随着众人的脚步,很快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梦幻世界,一个四方亭子里,有类似榕树的根垂下,轻轻摇晃着,若不仔细看,会以为是金黄色的窗帘。
据说她们也有一个动听的名字,一帘幽梦,像极了年轻时的爱情。在景观园里,我们看到了沙漠仙人掌,看到了南方常见的芭蕉树,也看到了千年的铁树开花。
从信义返还之时,窗外则是一个个村庄,并不像我多年前写的散文那样,苍茫的天空下,村子里的房屋像散落的棋子,杂乱无序。
好多年未曾来过这里,这里的村庄早已悄悄地换上了崭新的衣裳,它们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错落有致,美轮美奂。路边有一处梅林陆陆续续绽放开来,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寒冷突然也有了韵味,像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肽。
汽车在联合村生态采摘基地作了短暂的停留,这里有一片片整改过的标准化农田。暖意融融的塑料大棚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有机蔬菜。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那一串串红艳艳的圣女果。
看到了主人幸福的笑容,我联想到了勤劳致富一词。不过勤劳只是内因,但致富还得依靠知识,最关键的,还需要依托好的政策。
再往前行,出现了一栋气势恢宏的楼房。据说这是目前邹岗最时尚的酒店,目前还在试运营,它和大楼外的常青树一样矗立在寒冷中,展示着傲骨英姿。大门口的玫瑰花开成了一抹红霞,不经意中给寒冬增添了许多暖意。
一园两带三区,乍一听,又好似一个色彩斑斓的梦。而梦开始起飞的地方,正是我村子的南边,那一片千亩的梅园。只是我们来得尚早,站在观景台上,虽然看到的只是一树树的萧条。但我的脑中,早已闪过千枝绽放,万人空巷的场景。梅花竞相绽放之时,必定会吸引无数人前来观光,游览。这一片香雪海,每年央视都数度报道。
站在观景台上,想象着日子在前行,终究有一天梅花绽放,终究有一天会十里飘香。手搭着凉棚,眺望这两三里外的村子,竟然还是那么的年轻,放眼处白墙青瓦,屋前柿子树上柿子高挂,烟火味十足。
毗邻绿托邦梅园与苗木基地的,便是让人心生敬畏的牛迹山禅寺。关于它的历史,它的传说,并不是什么秘密,而处在那似有非有的禅乐中,让一个人浮躁的心,自然地空灵起来。
晨钟暮鼓,不过是俗世人生。看穿,想淡,内心自然是毫无挂碍,再回首半世的牵绊,终于也明白了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未到,退步原来是向前。
真正的俗世繁华,既不是寺庙香火鼎盛,也不仅仅是商超门庭若市,而是人间的清欢处处凸显,清淡中裹着一丝丝甜,一缕缕暖。
我曾虔诚地跪在佛的面前,求他赐予我一份好姻缘,佛答应了,但要我答应他的一个要求,我不必一定出人头地,但必须做一个好人。
牛迹山往东,顺着肖邹线不远,再往南去,就是闻名遐迩的太子米基地产业园,这便是之前所说的一园。可爱的家乡人,给果腹的稻米取了一个能够登上皇家御膳房的名字。当然,太子米不仅仅只是名字霸气,它的味道,它的营养均让其他稻米望尘莫及。
汽车行驶于平坦的柏油路上,我们看见了如火如荼的滚子河与太子米给水工程的施工现场。太子米含有丰富的锌等其他矿物质,为发展太子米产业,镇政府斥重资进行农田改造,将振兴乡村改善民生放在了第一位。
民利村徐家岗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也是镇长临时增加的一个观光景点。在通往村子的柏油路上,两边则是形成规模的园林苗圃。落叶翩飞着,轻轻拍打车窗,竟然似蝴蝶的翅膀。在徐家岗的一角,有一处古朴典雅的宅子,宅子周围修建着假山、木桥、石桌。
银杏飞黄,池子里的水碧波荡漾,让人不禁想起江南的小桥,流水,烟雨朦胧,这样的美是小家碧玉,羞羞怯怯毫不张扬。一个人静静地立于其间,便好似站成了一棵树,一株草,甚至是那一片跌落于地上的阳光。
最后一站,是位于青桥水库上游的尚多茶园,此刻并不是采茶的时节,但仍然能够想象采茶时的那种繁忙的景象。一汪青碧的青桥水库,肩负着它的使命,为家乡提供着优质的水源,养育了一方勤劳善良的人们。
我们在尚多茶庄喝着家乡茶,吃着家乡可口的饭菜,聊着家乡的巨变。而我作为一个地道的邹岗人,我极为惭愧。总以为家乡很穷,穷到只剩下一身傲骨。在平易近人的镇长的讲解下,我才开始了解我的家乡。家乡比起其他地方,虽然仍有许多薄弱之处,但家乡却有很多别处无法媲美的好风景。譬如,初春的梅,盛夏的荷……
再譬如牛迹山的禅音袅绕,天紫湖的碧波荡漾,山与水相连,水与山相拥。家乡在农业多元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开启了农耕文化的传播与游玩新体验。
大概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以一个客旅者的身份,游览了家乡的美丽景致。终究深深体会了老苏的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作者简介 -
彭中勇,孝昌县邹岗镇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散文学会会员。自小甘为书痴一枚,酷爱文学。几年前签约于网络文学网站 ,每日孜孜不倦,换取柴米油盐。
03
邹岗行记
李治国
前年正月,我慕名来到邹岗绿托邦生态科技园,观赏这里的千亩梅林。红梅傲霜雪,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引四方宾客纷至沓来。人们或驻足观赏,或花下留影,或呼朋引伴,吟诗作赋。红则灼灼其华,香亦沁人心脾。这里是孝感地区最大的梅园,远望如红云一梦,近观则蔚为壮观。观者如此之多,吸引不少小摊小贩前来寻觅商机。
邹岗土地肥沃,盛产稻米。尤其是牛迹山下太子岗附近所产稻米,米粒长而匀称,莹白透亮,软糯香甜,可口至极。三十年前,同学曾经送了一把太子米给我蒸着吃,确实与众不同,令人难忘啊!古代,太子米曾经作为贡米贡送皇室享用。《康熙孝感县志》记载:元朝时候,卢九官人驻地邹岗芦管,管辖邹岗、丰山和周巷一带,这里统称为卢家畈(也写作娄家畈)。元末动乱年代,卢九官人率民众上双峰山白云砦避乱,咸感其恩,塑像以纪。
太子米享誉数百年,美名远扬。今天,邹岗镇以富硒太子米为龙头,大力发展稻米产业。冬闲时节,邹岗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整修农田之后,又申请了两千万资金进行小流域河渠治理项目。我们在绿托邦梅园附近看到,泵站建设和河渠治理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让每一块稻田及时得到优质用水,不惧高温干旱,确保邹岗太子米长期优质高产,是所有管理者、建设者和种植者的最终目标。目前,邹岗全镇农业和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八汊洼水库、青桥水库和滑石冲水库。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甘露滋润沃土,地灵多出良米。喜看稻菽千重浪,富锌太子贡米香。大力发展太子稻米种植的同时,邹岗镇还积极种植糯米、黑米、黄毛粘等特色稻米,秋冬季则种植了大麦、小麦和油菜等,可以提供多种优质稻米、酒类酿造优质米麦和油料等。作为孝昌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乡镇,邹岗镇为孝昌粮食稳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邹岗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徐家岗、祝家湾等处,乡村建设卓有成效。这里道路畅通,花香四季。房屋外壁彩画装饰,亭台池沼,花草树木掩映。真正“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富足的生活,优美的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彰显着今日邹岗人民的自信和惬意。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邹岗镇稻香渔歌田园综合体,除了种植传统水稻外,还种植着优质蔬菜和水果。在温室大棚里,卷心菜安逸地躺卧着,圆满硕大;大白菜扎着草绳,棵棵挺拔,如勇敢的战士。我们看见,大白菜一个个头顶上撒一把草木灰,应该是为了防虫治虫。大棚里,西红柿好像是藤蔓植物,一根藤长达一米五。小小的西红柿左一串,右一挂,由青而红,逐渐成熟。其滋味醇厚,鲜甜可口,大异于常。这里的蔬菜水果,多施有机肥,轮作轮植。采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种出了天然有机无公害的优质农产品。
邹岗信义农业产业园,有一座高大的玻璃温室房屋。此园冬季供暖用电,来源于周围山地的光伏发电设施。来到这里,仿佛步入奇妙之旅,置身炎炎夏日,来到了遥远的南国:柠檬、杨桃、香蕉树……香蕉树一米多长半米宽的树叶,让我们想起《西游记》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园区里铁树开了黄花,结了黄果,圆圆地围在一起,熠熠耀眼,明艳动人。有些植物有紫红的叶子,有的垂下几十条黄丝带。有的仙人掌圆溜溜厚墩墩,踏踏实实扎在那里;有的则颇似人形,挥舞着双手奔向蓝天。杨荃琳特地填词一阙《行香子·太子米香》:
销云川粤,通深广,誉四方。
来邹岗,少不了去千年古刹牛迹山禅寺看看。一进山门,左右各有一尊护法金刚,怒目圆睁,动作威猛。钟楼在东,鼓楼在西。晨钟暮鼓,早晚祷告,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拾步而上,又有四大金刚分列左右,执琵琶和宝剑者在东,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双目几乎要吐火,似乎在大声呵斥人间妖孽,脚踩魑魅魍魉。后面还有卧佛殿,一进殿门,宽达八九米的卧佛就温和亲切地注视着你,佛光普照全身,给人安详舒心的感觉。
邹岗人文底蕴深厚,芦管的旱船,已经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老一辈作家邱忠汉、梅少林、王少东、刘慎思的作品,曾经刊发在《杂文报》等知名报刊,湖北省作协会员彭中勇、新生代作家雨话、羽木、不二玲子等,作品刊发于《华文月刊》《武汉文学》《天下美篇报》等纸媒以及网络,广受好评。邹岗镇是农业大镇,也是劳务输出大镇,邹岗镇孔砦村的十八大代表余凯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孔子曾经让学生各述理想,他独独赞许曾点之愿: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于舞雩,咏而归。人民安居乐业,产业良性且可持续发展,民众幸福感强,未来可期,是人民的心愿,也是政府的终极目标。今日,邹岗人民正在勠力同心,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稻米文旅产业,昂首阔步,砥砺前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强劲篇章。

- 作者简介 -
李治国,孝昌人,祖籍双峰山。系一名普通教师,热爱山水与阅读。系澴川读书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散文学会会员。
04
邹岗采风拾句(三首)
刘慎思

#01#
岁渐寒,梅初开,迎宾来。
何惧凛凛严冬,笑盈腮。
香火萦,奇石立,酒旗猜。醉美人间胜景,叙情怀。

#02#
乡村寻胜景,牛跡谒仙踪。
稻香吟雅韵,茶酣话情浓。
丽日暖农舍,壮志逐星空。
有待梅开季,与君再相逢!
#03#
不拜神灵不拜仙,
人民力量大于天。
星空逐梦蛟龙舞,
玉海琼波幸福年。

- 作者简介 -
刘慎思,邹岗镇中心卫生院退休干部,资深文学爱好者。
05
冬游稻香邹岗
张巧云
当深秋的骊歌一路翩跹着唱向浅冬,寒风料峭,草木衰枯。邹岗的冬天却别具一格,于荒凉中透出几分唯美的倔强。
2024年12月11日,澴川读书会一众文友,驱车前往向往已久的稻香邹岗,进行为期一天的采风活动。
行进的路上,汽车如呼啸的山风,奔跑在蜿蜒宽阔的水泥路上,山脊、丛林、田野、池塘、房舍跳跃着撞入眼帘。树枝或金黄、或枫红、或萧瑟,冬梅似火,茶花胜雪交织着多彩的光影斑驳,于清冽深邃中渲染一幅幅斑斓梦幻的美丽画卷。
抵达信义光伏产业园时,阳光撑破云层,将温暖耀眼的金色投射在每个人的身上,也投在产业园一面绿意盎然的植物墙上。小小的植株青翠欲滴,精神抖擞,齐齐整整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丝毫不惧风霜之苦。走进园内,小径通幽,别有洞天,这里分明是个南国小型植物园。只食其果未见其枝的莲雾、柠檬、百香果、芭蕉、香蕉树……葱郁葳蕤。一丛丛紫红色的红叶朱蕉俏皮地舒展着枝叶,与远处攀枝爬墙的三角梅竞姿斗艳,似乎在说,真正的美丽,根本无须他人的托举站在高处,自身的实力才是永不枯竭的魅力。
多肉大厅内,一株株娇小可爱的多肉,置于铁架上的塑料盆内,乖巧稚嫩,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随手轻抚它的茎叶,阵阵薄荷暗香倾泻四溢,瞬间让人心旷神怡。“那是碰碰香!”爱侍弄花草的荃琳一眼认出了它,并解释了它神奇的特性:随手触碰它的叶片,便会有香气溢出。引得众人纷纷伸出手掌沾染它的芬芳。
随后,在刘镇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优绿佳蔬果基地,绿油油的叶片蔬菜泛着晶莹的青翠,一颗颗圣女果闪烁着诱人的鲜红色,如喜庆的迷你灯笼,星星点灯地挂满枝头。“大家都来尝尝这些有机蔬果的味道。”基地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将洗净的圣女果送到我们的面前,让大家一一品尝。拈果入口,轻轻一咬,果汁爆浆,醇香甘冽,众人不由得啧啧称赞,果真是市面上很难寻得的香甜味道!
行至徐家岗,游览的时候,眼睛和脚步总是在打架,眼睛向往着远处的层峦叠嶂,脚步却忍不住停下来为身边的一株芦苇,一株天竺,一块怪石,一汪清泉,一块青毯似的草地驻足。芦苇晃荡,神思缥缈,恍惚间,蒹葭苍苍,佳人如梦,在水一方。天竺、怪石、清泉、草地穿插分布,相互依偎,与不远处的树木及古朴人家,组成了一幅恬静和美的冬日乡村水墨画。
这时节,稍有遗憾的是,无法看到“太子米”稻花飘香的盛景。邹岗太子米富含被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米粒晶莹饱满,口味香糯,有着14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相传,唐高祖李渊“南巡”经过牛迹山,品尝后赞不绝口,随即下旨列为皇朝贡米,因口感独特而深得太子欢喜,遂得名“太子米”。如今的“太子米”已被端上百姓餐桌,成为邹岗靓丽的名片。
邹岗优良的土质和生态环境,不但滋养了稻米独一无二的口感,种植出来的茶叶翠如碧玉。虽然此时已过了采茶的季节,但风干的茶叶早将一季的阳光风雨紧紧收聚包裹,在开水的冲泡下,依然能清晰窥见它的前世今生,茶汤清澈明亮,口感清香醇厚,品茗一口,滋润心田,齿颊留香,几个小时的旅途劳顿瞬间化为乌有。
这时节,稻梦星空和绿托邦是寂静的。它们正在沉寂中暗暗蓄力,策划着春暖之时灿烂的花事。
草木或有盛衰,人生无畏青黄。在人生的路途上,在这个冬天,别忘了收藏好心底的温柔与明媚,它将是你一路前行的火与光,一定会覆盖你迎面而来的风雪和忧伤!

- 作者简介 -
张巧云,女,湖北孝昌人。武汉散文学会会员,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武汉文学》等纸媒及网络,曾获孝感市总工会征文二等奖等奖项。
06
美丽邹岗
彭全东
在孝道昌隆的孝昌
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她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在孝昌东南闪闪发光
那里人杰地灵
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土地肥沃
那里是天然粮仓
那里交通便利
那里是人间天堂
牛迹山太子米历史悠久
享誉五洲,四海飘香
千年古刹历经沧桑
梵唱声声在山间回荡
那钟鼓敲响的美妙旋律
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赏
在信义光伏生态植物园
各种花卉肆意绽放
株株像窈窕淑女婀娜多姿
棵棵似天女散花美丽漂亮
我倘徉在这一万平方的花海中
忘记了冬天的寒冷和草木的枯黄
再看绿托邦苗木基地
春花秋色,寒梅傲霜
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令人惬意而神往
尚多茶庄馥郁葱茏
山峦叠嶂,湖水浩荡
宛如世外桃源
令人流连忘返,神清气爽
踏进优绿佳采摘园
各种水果脆嫩鲜亮
忍不住尝了一串紫红色的葡萄
甜蜜的味道沁人心脾
令人如痴如醉如狂
还有那稻梦星空的富丽堂皇
像宫殿一般立在水的中央
它集游乐康养为一体
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在孝昌县的东南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邹岗
她是人间福地
她是百姓的天堂
愿邹岗乘改革开放之东风
插上腾飞的翅膀展翅翱翔
将邹岗打扮得更加美丽
将邹岗建设得更加辉煌

- 作者简介 -
彭全东,湖北孝昌人,50后,孝感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黄冈日报》《孝感日报》《鄂东晚报》《孝感晚报》等纸媒,早期有新闻稿件多篇被《湖北日报》和《孝感报》采用。
来源:澴川读书会
一审:彭扬
二审:高玉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