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孝昌县积极推进秸秆离田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让废弃秸秆变成“绿色财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花西乡三和村的田间地头,秸秆打捆机轰鸣作响。只见遍地的秸秆被迅速“吸”进机器,经过旋转、压缩、捆绑,不一会儿,一个个结实的“秸秆卷”就被“吐”了出来,整齐地“躺”在田间,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秸秆的处置问题而发愁了。
“通过秸秆打捆,实现了变废为宝,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护了土地。”花西乡三和村种粮大户余三华说。
村民张珍兵养了十几头牛,每年需要消耗大量饲料。他告诉记者,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秸秆,在这里变废为宝,成了牛饲料。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大量收购秸秆。秸秆用作牛饲料,不但能够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够提高牛肉品质,一举两得。”花西乡三和村村民张珍兵说。
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昔日令人发愁的“生态包袱”如今成了“绿色财富”。每亩地只需十多分钟就能完成整个回收过程,不仅省时省力,还解决了农户秸秆“处理难”的问题。
“秸秆一部分打捆离田,一部分粉碎还田,不仅方便了养牛户,还对秸秆禁烧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花西乡三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雄兵说。
近年来,花西乡持续夯实举措,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组织做好秸秆离田工作,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的现象,让秸秆“秸”尽所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记者:张思琪 邹圆圆
编辑:张思琪 刘爽
责编:陈 园
终审:李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