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苏珍,1972年出生,2018年返回家乡创业,现任孝昌县三苏水产养殖合作社总经理、孝昌县人大代表、孝昌县季店乡阳光村妇联主席
她之行年轻时的厉苏珍和丈夫周三桥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前往襄阳从事室内装修工作。二十年时光匆匆流过,而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二人心中对于家乡的牵挂只增不减。光景不待人,正值壮年的厉苏珍心中回到家乡创业的念头愈发强烈。为了反哺家乡从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2018年,夫妻二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毅然决然地决定返乡创业。
和城市化进程高歌猛进势态下的大多数农村一样,厉苏珍的老家孝昌县季店乡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中只留下了妇孺老幼,大片的撂荒地无人耕种。见此情形,她决定承包村里的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并雇佣村里的贫困户进行耕种,在与村书记商榷后得知,厉苏珍承包贫困户的200亩土地在要养殖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水产养殖。与此同时,小龙虾逐渐从地方美食转变为全国范围内的热门美食,厉苏珍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并决定投入小龙虾的养殖,于是,经由厉苏珍、周三桥二人牵头创办的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了,初始投入资金达到500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事了20年装修行业的二人不熟悉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为此,厉苏珍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进行不断地摸索,在此期间,身边亲戚朋友纷纷劝她放弃,不如重新干回老本行。但是厉苏珍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积极接受当地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不断向同行学习专业的技术,参加专业技术的相关培训,一步步迈过难关,他们的水产养殖也初步有了起色。
2019年,三苏开展桃树种植以及小型牛、羊、鸡的养殖工作。林地面积达到350余亩,养殖水域面积达到350余亩。2020年,在厉苏珍和丈夫的拼搏和政府的扶持下,三苏家庭农场成立,农场拥有完善的经营、财务、业务、技术等管理机构并严格规范各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努力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同年,厉苏珍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并担任了阳光村妇联主席。2022年三苏水产种养殖有限公司成立,增加了甲鱼、鲈鱼、花鲢等水产产品,每年成品甲鱼产量达到3万斤、成品鲈鱼达到5万斤、花鲢达到3万斤。
她之力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村妇联主席和女性创业者,厉苏珍也尽力帮助周边妇女。她为同村低收入农户及留守妇女提供工作岗位,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带动周围农户100余户,共计500余人,不断增强村里困难户的“造血”能力。积极号召村中的留守妇女前来工作,成功带动60户贫困户、150名留守妇女脱贫致富。目前,三苏基地固定员工有4名,年均收入达到了5万元,流动工人50余人,日薪达到了180元。厉苏珍还是一名“爱心妈妈”,作为阳光村妇联主席,她主动加入“爱心妈妈”队伍,常常看望帮扶村里的留守儿童,为孩子家里送去油和米,鼓励孩子自信自强,健康成长。
农场站稳脚跟后,厉苏珍开始尝试新的运营模式,在新媒体流行的大背景下,她抓住时代的潮流,探索直播带货这一新模式。与此同时,厉苏珍积极参加2020年孝昌县淘宝与抖音电商联名举办的人才高级研修班,2023年前往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孝昌县乡村振兴致富领头雁培训班”,在此基础上链接到了高校资源,邀请高校科研人员来到农场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厉苏珍采用电商+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在网络上进行品牌宣传从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创立自己的品牌“三苏果园”,每晚在网上进行直播宣传,向全国各地销售精品黄桃。2023年,厉苏珍成功创建季店乡区域公共品牌“季忆犹香”,将季店乡的市场主体联合起来,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吸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吸引更多游客体验田园生活。同时,三苏基地无偿向周围的4、5家新生农业企业传输知识、不断为孝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她之言谈及创业的艰辛,厉苏珍感慨地说:“我身上就是有一股乐观的韧劲,我的想法很简单,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就去学,虽然我年纪大了点,但是只要是新鲜事物我都乐于去尝试,也敢于创新,愿意听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返乡创业以来虽然辛苦,但是看见在自己的努力下家乡建设的更好了,家乡人民的生活也改善了,我就觉得这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妇联主席,我与妇女和孩子们之间感情深厚,今后三苏水产养殖合作社将拓展更多的种养殖项目,为周边妇女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我也将继续保持韧劲,不断成长,为孝昌的发展做出我的贡献。”
通讯员:丁玥
编辑:欧阳佳美
责编:陈园
终审:李文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