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孝昌「九嵕遗韵 圆明胜迹」圆明寺历史古迹文物展明日开启

图片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加强孝昌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传播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魅力,5月18日,孝昌文化中心将举办一场圆明寺历史古迹文物展。

展览时间
2024.05.18 — 2024.08.15

展览地点
📍 孝昌文化中心

主办单位
孝昌县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孝昌县博物馆
孝昌县文化馆
孝昌孟宗文化博物馆

友情支持
周巷镇人民政府 
孝昌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孝昌县知联会  
孝昌县融媒体中心 
孝感城市文化客厅


展览前言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孝昌是孝感重要的文化发源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遗落在孝昌大地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都活起来。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加强孝昌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传播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魅力,根据这几年孝昌历史文化研究的实际,已经发掘出的诸多九嵕山下圆明寺相关的碑刻、瓷器、建筑构件、生活用具、寺庙神器等文物,以及围绕圆明寺留下的大量诗文,可以发现从宋代以来,圆明寺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名刹,诸多文化名人留下印记。九嵕遗韵,嵕岭横屏,已成澴川八景;圆明胜迹,断壁残垣,尤窥历史风貌。


我们选择九嵕山下圆明寺历史遗迹及文化载体为展览主题,管中窥豹,来深入挖掘,继承文物蕴涵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支持和扶持好,运用好,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了宝贵资源,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圆明寺简介

圆明寺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光绪孝感县志》记载,圆明寺在九嵕山下(今孝昌周巷东北),距孝昌城区四十四里。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道畦禅师云游到此建“茶陇庵”,仁宗于庆历间赐额“圆明”,仁宗皇祐初年正式敕建茶陇庵为圆明寺。明慈禅师(号仁益)住持圆明寺时,仁宗于元祐初为其重建并赐额“广缘”,后又为慕才住持重建并赐额“崇觉”,又为融光住持重建,赐额“弘梵”。元代元真(贞)二年(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年号,公元1296年),宝智禅师奉勅建九嵕寺。明代永乐中(公元1403—1424年),姚恭靖向朱棣举荐广化禅师为皇太后奉勅重建,并恢复原名“圆明寺”。


圆明寺岁久颓废。明嘉靖时,孝感人唐希皋作《圆明寺重修桥碑记》。崇祯时,洧川知县沈公惟耀倡修,参政夏时亨曾作《重修圆明寺碑记》,并命名寺前狮子桥。寺毁时,有僧于垣址遍植柏树。


现圆明寺遗址在今孝昌县周巷镇双峰村。1969年,因建设西冲水库,遗址残存在水库中。

图片

图片

圆明寺遗址俯瞰图 
韩绍摄

图片

周巷镇西冲水库
韩绍摄


圆明寺的历史瑰宝
本次展览中将呈现圆明寺的建筑构件(瓦当、城砖、石雕、纹饰)、生活用具(瓷器、陶器、灯具、杂器)、佛教物品(佛指、神座)等一百余件文物这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

这些文物不仅生动展现了隋唐、宋、明等朝代的建筑风格、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还凸显了圆明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它们不仅是对古代社会风貌的真实记录,更是对古人智慧和信仰的深情致敬。

透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和无尽韵味。

图片

高古瓦当残片
隋唐

图片

高古瓷残片
隋唐

图片

陶佛手残件
宋代

图片

圆明寺陶灯
宋代

图片

景德元宝
北宋钱币

图片

狮子桥栏杆构件
明代

图片

寺门装饰残件
明代

图片

宋代瓦片残片
建隆元年八月



圆明寺的文化印记

千百年来,圆明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游览、挥毫题诗。为了展现这一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次展览特别精选了圆明寺的珍贵碑刻以及当代名人的书画作品,展示圆明寺的文化印记。

其中,明代嘉靖年间,孝感才子唐希皋所作《圆明寺重修桥碑记》不仅记录了圆明寺的历史变迁,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崇祯年间,参政夏时亨曾作《重修圆明寺碑记》,并命名寺庙前狮子桥。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传说中苏轼或黄庭坚的题碑也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这让人感受到文化名人与圆明寺之间的深厚情谊。
图片

圆明寺碑刻“九嵕”原拓片 

图片

文字记载原拓片 

图片

 传说苏东坡或黄庭坚所书的圆明寺碑文
载于《光绪孝感县志》

图片
孝昌文化中心
开放时间
每日8:30—12:00,14:30-17:3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来源:云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