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孝昌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有效的工作举措、更加过硬的能力作风,全力推动孝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李惠芬、胡飞、蔡传杰、余亮明等县“四大家”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既是发展机遇,更是工作责任。要把全域旅游作为主要目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年底创建目标如期实现。要把农旅融合作为主要方向,推动农业与文化、教育、休闲、康养相结合,在融合发展中放大效应,在错位发展中契合旅游市场需求,真正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要把项目三库作为主要支撑,用好项目抓手、强化项目支撑,通过提档升级一批、加快在建一批、策划招引一批、破难激活一批,推动园区变景区、绿量变流量,不断夯实旅游发展的基本盘。要把共同缔造作为主要方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联农带农,推动创建工作人人有责、创建成果人人共享。
会上,副县长张璟宣读了《孝昌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凌云作了工作指导。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黄翔从全域旅游是什么、全域旅游顶层设计的愿景、全域旅游的目标和措施、全域旅游谁来抓、全域旅游验收标准、景区经营硬核等六个方面,给与会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全域旅游培训课程。与会人员表示,黄翔教授的授课理论联系实际、内涵丰富、生动深刻,不仅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和思路,也为他们下一步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磨山村主要是发展石艺、民俗和红色文化。我回乡创业,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了以石艺文化为主题的餐饮和民宿,坚持农文旅养融合发展。我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带动旅游业发展,为磨山打造红色旅游核心区而努力。”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故乡情”农家乐负责人杨柳叶说。
“我们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围绕‘一带二区二园’布局,着重打造乡村文化展示中心、水上民宿、露营基地、沙滩休闲、亲子游乐及综合文化广场等建设内容,打好‘旅游牌’‘资源牌’,探索推进农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共建‘水乡田园·秀美曹砦’好风景,为孝昌全域旅游发展助力。”湖北省祥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敬涛说。
“丰山镇文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建成了2个国家3A级景区。结合‘一季看花、三季品桃’发展定位,做足了‘旅游+桃产业’文章。我们将继续围绕全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进一步盘活原有的旅游项目,深层次挖掘桃文化元素,全方位延伸桃产业链,扎实推进以桃产业为特色、以观光采摘休闲桃园为引流的农旅养融合新兴业态,奋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孝昌县丰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雄英说。
“我们将以全域旅游规划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创新示范为灵魂、以生态保护为底线,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丰富产品体系,擦亮品牌形象,加快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真正把孝昌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孝昌县文化和旅游局总工程师胡丰说。
“全域旅游的发展,关键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注重产业的融合,注重产品的创新。绿色发展,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就目前来说,孝昌知名度最高、广为流传的是孟宗哭竹的故事,我们要深度挖掘这种中国传统的孝文化,把它传递到社会,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孝昌田园景观、山水资源的特点,做好、做大、做强旅游产品,做好产业的融合。”华中师范大学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黄翔说。
记者:王虹
编辑:于德鑫 彭扬
责编:李文莉
终审:李健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