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全国早熟桃最大的主产区,而孝昌县又是其中最靓的一抹桃色,眼下,8万多亩桃树已花“模”花“样”,还有一个多月就会“桃”气十足。
走进孝昌县七仙红桃园基地,满园桃花灼灼盛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徜徉其中,拍照打卡、游园赏花,犹如一幅动态的花海画卷。
“看到这么大一片桃花,让人真的心情很愉悦,赏心悦目。”游客王丹说。
“发现有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桃花,确实是眼前一亮的感觉。今天正好趁着桃花节的活动,到这边参观,顺便打卡拍照。”游客毛雅慧说。
“在我们这里可以实现一季赏花、三季品桃。每年春季欣赏各式各样的桃花,夏天吃到血红色的桃子,秋天品尝金灿灿的黄桃,冬天品尝果肉雪白的冬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琪说。
“古有桃花驿,今有七仙红”,这是对孝昌“七仙红”桃园的形象比喻。七仙红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是湖北省“七仙红”桃品牌建设单位,32家成员单位共有果农3000多户,网络桃产业面积3.2万亩。
“自从‘科技小院’入驻之后,通过科技手段研发选育筛选出了一系列毛少肉红、易离核的桃树新品种,以孝昌血桃为例,基本上全县的孝昌血桃都是通过我们‘科技小院’的带动而销售一空。”程琪说。
青年致富带头人程琪所说的七仙红桃“科技小院”是指“1+1+6+N模式”:通过“果品产业链党建联盟”引领,整合“专家工作站、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桃产业研究所、科技青年志愿服务队、果品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等资源;在科研院校、央企、职能部门等多个共建单位的深度合作下,致力于“桃科技、桃品牌、桃文化、桃产品与桃服务”。
“‘科技小院’实际上是把各方面的专家和学生聚在一起,了解产业发展的困难在哪个地方,问题在哪里,有针对性去为产业解决问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国家桃产业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何华平说。
孝昌县多为黄棕壤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在七仙红桃基地,年均日照达1732.1小时、年平均气温16.9 ℃、年平均降水量1095.2mm。好的先天优势同样需要科技加持和技术赋能。在这里,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建立了定点农业气象站,实时获取精细化气象数据,为“孝昌血桃”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我们根据生长周期,开展全育期的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告知有利或不利的气象条件,为农户从经验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提供气象支撑。”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曾涛说。
如今,孝昌县已与湖北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培育研发孝昌血桃、蟠桃、黄桃等76个名优新品种,形成了产品研发、标准种植、技术培训、农旅融合、品牌销售、农业加工等6条全产业链条。
“过去这个桃子又小、果面毛又多,结果又晚不好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一个‘三省三优’,‘三省’就是要省力化,省力化模式、省力化的技术和省力化的品种,把这三个改进的话就减轻了桃农的劳作强度,要桃子好卖,就必须让桃子好吃,所以在品种上我们进行升级,把很多专家的成果在我们这边物化。”何华平说。
现在,“七仙红”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孝昌血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在红肉桃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借力“孝昌血桃”国家地理标志的金字招牌,每年吸引武汉及周边游客30万人次,2023年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亿元,2024年有望达到18亿元,桃产业成为农民朋友的“致富果”“摇钱树”。
来源:湖北台 罗峰 孝感台 杨亚玲 魏挚 孝昌融媒体中心 王虹 陈园
编辑:张思琪 李梦婷
责编:李文莉
终审:李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