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进废料,“吐”出“金银”。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铝材料的需求逐渐增长,通信行业、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都跟它密不可分。
在孝昌县花园镇澴西工业园区,从事废铝金属回收、铝合金铸件熔炼与销售的湖北灵龙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世能凭着“干劲、闯劲、韧劲”,瞅准行业风口和时代机遇,将废铝绿色升级,变废为宝,再生铝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张。
在湖北灵龙铝业生产车间,机械臂自动抓取铝锭包装入库,动作一气呵成,银光闪闪的成品铝锭一排排整齐的码放着,叉车师傅正井然有序地装车。临近年关,该公司订单已经排满,各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状态,预计今年年产值可达7个亿。
“温州的这个订单与我们合作有5、6年了,一直很稳定。现在他们要求我们提高产量,增加订单后,我们也在考虑为他专炉生产。现在正在装车的有33吨,价值60余万元,装车后即将发往温州。现如今,我们的产品很俏销,在我厂订货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才能排单。”湖北灵龙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世能说。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在董世能的眼中,易拉罐、废铝零件等铝制品边角料,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2015年,董世能回乡成立孝昌灵龙铝业有限公司,最初选址在花园镇松华村,当时厂区较小,产能较低。
随着公司逐步发展,总投资1.1亿元、占地50亩的湖北灵龙铝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澴西工业园,通过订单式销售供货到全国各地。经过不断积累,公司搭建起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建立起网上报价平台,各类交易信息公开透明。
“国家提出了汽车轻量化,开始从事废旧回收行业,我就选择了铝行业。当初创办孝昌灵龙铝业,每年产量不到3000吨,产值4000万元,税收500万,主要是人工生产。创办湖北灵龙铝业之后,每年产值6亿元,税收7000万元,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董世能介绍。
多年来,董世能坚持走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之路,坚定改良生产工艺,出资800万元加装环保设备,发明专利10个,公司连续8年荣获孝昌县“十佳纳税企业”和孝感市“百强工业企业”,2022年湖北灵龙铝业成功申报“小巨人”企业。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市场对光伏、汽车轻量化、电池箔等用铝需求持续增长,铝型材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展望未来,灵龙铝业正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我们计划在推进铝产业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上压铸项目,将铝棒挤压成铝合金型材、新能源电池机壳、工艺品、汽车零部件等等,做铝业直供,进一步提升铝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的全产业链发展道路,实现附加值翻番、产值翻番,为孝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董世能说。
下一步,湖北灵龙铝业有限公司将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规划铝品制造产业园,主动对接承接沿海城市转型升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实现废品进来、成品出去,坚定不移推进企业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记者:丁珂
编辑:王倩
责编:高玉峰
终审:汪海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