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孝昌县以被纳入全省“共同缔造”14个县(市、区)试点之一为契机,聚焦“共同缔造”,抓好“五网”统筹、“五联”推动、“五化”同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只跑一地 只进一门
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
做强公安“小闭环”
做实党政“大闭环”
“情指行”一体化助力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全省“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乡村”启动仪式在孝昌举行。
“五网”统筹
共画“同心圆”

“五联”推动
共建 “终点站”
“五化”同步
共创 “升级版”

法律志愿服务者签名活动。
孝昌县检察院——
公益诉讼助力
废弃31年的12座桥墩被拆除
“刮风下雨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位于澴河孝昌县花园镇杨林湾段废弃了31年的12座京广铁路老桥墩被全部拆除,村民张宗发终于天天“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这得益于检察公益诉讼和检察一体化履职。
京广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在孝昌县境内火车通过铁路桥跨过澴河。1992年,由于京广铁路电气化改造,在老铁路桥上游约8米处的新桥启用,建成于1959年的老铁路桥随之废弃。
12座桥墩,因建设年代久远,加之缺乏维护,已有4座倒塌。体积巨大的桥墩倒塌后横亘在河中,改变了河水的流动方向,形成回旋,不断冲刷东岸的河堤和桥墩承台,给两岸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由于无法追溯建设主体,拆除事宜牵涉铁路、地方等多个部门,贸然拆除又担心会影响铁路线运行。因此,当地党委政府一直通过汛期加强巡查,加固堤防等措施保证铁路和汛期安全。
2022年5月,孝昌县检察院与县人大、县政协建立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通过梳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发掘这一公益诉讼线索。
经过多级检察机关、铁路部门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沟通,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应由信阳工务段负责拆除。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病险桥梁、洪涝风险等专项排查整治,确保安全。
孝昌县法院——
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
9月5日上午,王新意律师进入“孝昌法院”网站,点击“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提交立案申请和电子诉讼材料,只花了几分钟时间,便在网上完成了一起民事诉讼立案申请。
近年来,孝昌县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了更为方便、优质的服务。一个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正在形成。
在乡镇设立了10个巡回法庭,将调解审判建立在一线,推行立案、调解审判、保险理赔、司法确认、法律援助“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一站式”办结;推出“半小时诉讼服务圈”的便民举措,在人民法庭和巡回法庭建设标准化诉讼服务点,实现与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的互联互通,实现异地立案登记、异地材料收转、异地案件查询等内容。还提供上门立案、电话预约立案等服务;开通12368司法信息公益服务系统为当事人提供宣传引导、预约立案、诉前调解、救助服务、信访接待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将诉讼服务网络从1个诉讼服务中心,延伸到5个派出人民法庭和10个巡回审判法庭。当事人可以任意选择距离他30分钟路程内的人民法庭或诉讼服务点办理诉讼事务。
孝昌县司法局——
“三项机制”提升监督质效
孝昌县坚持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2022年,随机对19个行政执法单位的29份案件开展评查,查出126个问题,点对点下发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议书。
他们还积极探索“中心+站所+网格”的乡镇综合执法中心建设模式,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构建“司法行政+职能部门+乡镇”三维联动监督机制,制发《关于设立行政执法监测联系点及聘请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方案》,在全县20个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用4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在14个基层司法所成立“行政执法监督研判室”,打通内部执法监督“内循环”。
同时,施行行政执法人员尽职免责制度,坚持“尽职应免责,失职必问责”的原则,从根本上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履职、担当作为的工作主动性,提高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服务的积极性。运用“互联网+监督”,将大数据运用到涉企检查登记备案和执法监督投诉举报中,通过“扫码亮码”给涉企执法戴上“紧箍咒”,做到实时监督、精准监督,不断提升监督实效。迄今,共收集各类行政执法监督线索26条,通过甄别,依法开展监督3件次。
孝昌县信访局——
信访“码上行” 服务“零距离”
“以前信访,要跑来跑去,还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现在有了‘码上行’,用手机扫码在家门口就可以信访,省力省时更省心,方便多了!”11月30日,前来办事的孝昌县小河镇村民王光富对 “一县一码”赞不绝口。
为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探索实践网上信访“枫桥经验”,孝昌大力推行信访“码上行”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简易事项马上办。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争议不大、易于解决的,1小时内转交到责任单位,3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意见并送达信访人。一般事项快速办。对事实清楚、简单明了的一般信访事项,1天内转交到责任单位,责任单位4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对一般事项15天内办结答复。疑难事项包案办。对重点问题、疑难复杂信访事项,由县镇领导牵头包案,成立专班,协调调度,跟踪督办,合力化解。所有事项跟踪督办。设置提醒时间,全程跟踪督办、动态监管,做到有问必回、有诉必应、有难必解。
作者:李健初 梁斌 湛江月 胡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