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桃卖桃到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全国劳动模范”;从肩挑背扛、走街串巷到抱团闯市场,成立果品协会、注册合作社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成立合作社党支部,到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从注册“冠昌源”商标,到创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湖北名桃——“七仙红”品牌。农民土专家程国庆40年如一日坚持带领乡亲们追梦圆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的程国庆怀着满腔热情回到家乡丰山镇长春村,沿袭着父辈的脚步,与桃为伴,也将未来寄托在这片热土上。1985年,程国庆的桃园大丰收,果子卖出了好价钱,但他深知,农业是个弱势产业,抱团发展才能抵抗市场风险。程国庆回忆到,那时也没想别的,就是想跟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
“我是从责任制之后第一批种植桃树的果农,通过40年的打拼,我也深深认识到一个产业的发展来之不易,通过技术销售到各方面环节,我们走过了一条很心酸的路,从过去肩挑背扛、走街串巷,到现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发展、品牌化营销与社会化服务,虽然有心酸也有一些荣耀。从传统农民转型到现在的新型职业农民,我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情怀,我们想把好经验传播出去,带动广大的果农把桃产业做得更好更强,为他们的致富之路提供一些技术和经验传播。 ”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国庆说。
2008年5月,他在全县率先将党支部建在果桃产业链上,确定“组织连万家、服务促发展”的思路,通过“农村党组织+农民合作社”将果农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促进桃产业发展。
“2008年,成立了产业链上的党支部,通过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家万户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共抗市场风险,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致富平台。这么多年,我们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把桃产业发展壮大,也给了各项荣誉,我们只有发展桃产业,让农民有致富来源,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加强返乡农民人才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积极发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才不负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程国庆表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0余年他坚持做好一件事,全心投入到鲜桃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中,先后探索土法熬制石硫合剂、抗流胶病粘木嫁接技术,湖北红肉桃新品种“天仙红”产业化应用技术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励,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果茶所共同研发选育适合我省栽培的桃树新品种73个。注册代表孝文化特色的“七仙红”商标,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全省唯一桃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孝昌血桃”获得国家地标农产品认证。由他起草的“七仙红”生产技术管理规程和标准,成为湖北桃产业标准,正式写入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名录。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多年来,我们积极和科研院所对接,共同研发桃树新品种76个,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还有20多项发明专业技术,在全省同行列具有领先地位。”程国庆介绍。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人才必振兴。孝感市鲜桃种植面积达17万亩,仅孝昌县就种植8.6万亩,种桃成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七仙红”桃产业化发展被纳入全市、全县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在做大做强自身产业的同时,程国庆还十分注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依托冠昌源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现场教学点、七仙红国家级星创天地,共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自2008年起,合作社在省委组织部支持下,成立了孝昌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22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湖北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现场教学点以来,共培训党员、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返乡青年等8000余人次,有了人才和产业的支撑,又有创业能人引领,何愁村民不致富,乡村不振兴?”程国庆说。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批有知识、爱农业、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儿子程琪在他的耳濡目染下选择回乡发展农业,还吸纳返乡创业青年入驻基地创业,60余名青年在他的指导培训下,先后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实体公司,带领七仙红人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奋斗前行。
“我从事桃产业发展40余年,见证了建县30年来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需要一群人共同努力。我们会继续做好桃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努力将孝感桃产业打造成为‘中国血桃之乡’,力争桃产业更上一个台阶。带领乡亲们走好增收致富之路,与当地果农共建、共享、共走‘七仙红’区域品牌战略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程国庆表示。
记者:丁珂
编辑:彭扬
责编:陈腊梅
终审:曾凡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