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着力点在于农业经济,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是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在太子米种植端精耕建链,推动太子米产业提质增效,10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与孝昌县共建太子稻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孝昌县邹岗镇举行,双方优势互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仪式上,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祁婧介绍了《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为邹岗镇授予“邹岗镇太子稻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培育)”牌匾。随后,祁婧一行考察了孝昌太子稻试验示范基地。
“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我们把学生的培养放在生产第一线,一方面,学生可以发现太子米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新的发展趋势。另外一方面,学生把掌握的一些新技术传授给农民,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提高他们的收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谢国生说。
神牛踏迹处,太子贡米香。孝昌太子米有1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主要产于孝昌邹岗牛迹山一带,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唐高祖时即为皇朝贡米,因皇太子喜食,得名“太子米”。孝昌太子米位列全国五大优质米之首,先后荣获“全国优质食味大米产品金奖”“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省名牌产品”。邹岗镇以太子稻富锌培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开展“提质增效富锌”产学研合作,双方围绕合作内容多次开展交流,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通过锌营养强化的生物学和栽培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太子稻的产量和品质,产量可以达到每亩800斤,锌含量25毫克每千克,提高种植太子稻的生产效益。”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谢国生说。
“通过校地共建,既能促进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学科的扩展和深入,又有助于构建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将为孝昌太子稻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孝昌县邹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雷说。
近年来,孝昌结合资源禀赋,持续发力扶持和培育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统一品牌、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质量、增效益、创品牌,大力推进“孝昌太子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到2025年,争取将现有的5万亩太子稻发展成为10万亩,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和综合效益。
“希望借助此次合作共建的‘东风’,不断拓展双方合作的新领域,通过资源共享、课题共研、平台共创、活动共建、品牌共育,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训基地为载体,共同打造稻香小镇,让特色产业焕发新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孝昌县邹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雷说。
记者:王虹 通讯员:宁莎丽
编辑:王倩
责编:陈腊梅
终审:曾凡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