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聚焦“共同缔造” 推动依法解纷

孝昌县以湖北省“共同缔造”14个试点之一为契机,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抓好“五网”统筹、“五联”推动、“五化”同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网”统筹

共画依法解纷同心圆

孝昌县针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新特点,统筹构建“五网”(民事共商网、行业共建网、专业共管网、基层共治网、群众共享网),聚合各方力量,树牢法治思维,走出一条有效推进基层依法解纷的新路子。

矛盾高发,织牢民事共商网刻不容缓。近三年,孝昌县共调解各类纠纷21420件,虽然绝大部分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但也暴露出基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对此,孝昌县在农村探索建立民事共商网,如周巷镇龙泉村推行的“四事工作法”,充分发挥民事共商的优势,矛盾同比下降66.7%。该村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

主体多元,织密行业共建网是大势所趋。针对主体多元的新趋势,孝昌县依托“两新”组织,如建筑协会、苗木协会、茶叶种植销售协会、商贸纠纷调解室等,通过行业共建网,解决大量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问题。

问题集中,织精专业共管网是应对之策。近三年,孝昌县调解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数量居多,约占45.4%;征地拆迁、生产经营、劳动争议纠纷、医疗、教育等纠纷,约占18.1%。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产生的消费旅游纠纷、互联网纠纷,对调解组织的专业化提出新要求。为此,孝昌县建立专业共管网,做实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人民调解委员会专业化水平,化解了一批专业性矛盾纠纷。

图片

力量不均,织细基层共治网是发展之需。从孝昌县实际情况来看,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等机构。专职人民调解员数量偏少,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和作用发挥不足。孝昌县探索建立乡贤理事会、“五老纠纷和解团”、村民民主评议说事会等,织细基层群众共治网,有效缓解了基层调解力量不足等问题。

守法缺位,织好群众共享网是治本之举。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等现象依然存在。孝昌县从构建群众共享网着手,推行“法律明白人”、法治示范农户、法治示范人物等机制和载体,加强基层群众“既要讲权利,又要讲义务”的常态化法治宣传,让依法办事、严格守法成为基层群众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联”推动

共建依法解纷终点站

“共同缔造”的核心是变“我和你”为“我们”,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为此,孝昌县坚持“五联”推动,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建依法解纷的终点站。

(一)组织联建

立足“三强”,让基层群众有归属感。

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一个试点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部门包保、一个专班蹲点主抓、一套实施方案推进”的工作机制,抓好县“5+N”会商研判中心、乡镇(区)“汇研交办处”、公安“情指行”实体化运作,实现县乡村综治(网格)中心全覆盖。

强化示范引领。邹岗镇牛迹村杨陈湾探索实施党组织+5个群众性组织(乡贤文明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人居环境整治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妇女议事理事会)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把湾组群众“拉进群”“编成队”,让每位村民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作用。

强化考核问效。建立“1+3+10+10”(1个县级工作专班、3个督查专班、10名包联县级领导、10个驻点工作专班)督导机制,定期考核,跟踪问效。探索形成“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带动党员群众”四级组织体系,调整优化村湾(小区)党小组300余个,推选党员中心户1000余户,培育群众自治社会组织200余个。

(二)优势联动

抓好“三联”,让基层群众有安全感。

做实联防。季店乡建立“五员”(法治宣传员、矛盾信息员、纠纷调解员、基层服务员、网格管理员)“四访”(开门接访察民情、主动约访排民忧、带案下访解民难、上门回访暖民心)“四位一体”(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合调解)的“544”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参与联防的优势。

做强联治。花园镇冯山社区通过“三共同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三网同织”(普法宣传网、矛盾调处网、规范用法网)“三风同育”(以评促德育家风、以爱传德净民风、以文养德树新风),不断强化社区联治力量,打造平安法治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做优联控。推进“雪亮工程”与综治视联网互联互通,利用网格化信息平台,做到相关信息一网打尽,为推动依法解纷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图片

(三)干群联合

推行“三制”,让基层群众有获得感。

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积分超市”作用,量化村民参与平安建设、守法用法、矛盾排查、志愿服务等成果,累计积分兑换成生活用品,做到“村民自治、人人遵守”。如小悟乡拓展“爱心公益超市”多元化服务,有效引导村民参与村级发展和事务管理。

建立议事协商机制。周巷镇龙泉村注重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创新“四事工作法”(党支部谋事、村委会干事、理事会管事、专项协会办事),入选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建立服务承诺机制。王店镇新岗村探索村组干部“十分钟服务承诺”模式,以“有求必应”赢来“一呼百应”。2022年,新岗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十分钟服务承诺”服务模式入选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十佳推广案例。

(四)规法联姻

紧盯“三小”,让基层群众有自律感。

用活“小宪法”。将村规民约作为加强村民自我约束,提升乡村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如丰山镇丰胜村举办“推乡村领袖制村规民约”活动,引导村民成立公益互助组织,提高村民自治意识。

用足“小案例”。卫店镇打造“小夏说法”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说出基层大平安、奏响调解和谐曲,调解纠纷200余起;县法院“小零说法”发布典型案例宣传34期,传导法治正能量。

用满“小专家”。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666名,带动群众尊法守法,让“法律明白人”变成法治带头人。孝昌县共创建3个国家级、4个省级、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五)民意联通

落实“三常”,让基层群众有幸福感。

宣传常态化。坚持以“三个全覆盖”(时间节点、活动载体、新闻媒介)“四个结合”(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构建大调解机制、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五化模式”(打造协作化、订单式、网络式、情景式、文化式普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回访常态化。探索推行政法机关案件回访工作办法,常态化开展案件“三级回访”(办案人员一级回访、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二级回访、分管局领导面对面三级回访),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服务常态化。依托“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护您平安,向人民报告”大走访、公安“一恳谈四走访”等平台,构建治安防控“天罗地网”,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群众治安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图片

“五化”同步

共创依法解纷“升级版”

孝昌县在推进基层依法解纷探索上积累了一些务实管用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五化”同步上。

(一)牵引实体化是根本

突出示范带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着力推动重点矛盾纠纷解决。

突出责任落实。县委政法委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全县矛盾排查化解情况,确保责任压实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

突出机制创新。依托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机制,做实做强“4+N”会商研判中心,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党政涉稳信息处置闭环。

(二)群众自治化是核心

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共同缔造”依法解纷的全过程,构建“一起向党看、大家一起干、好坏群众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搭建平台。基层治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利用村湾议事会、屋场院子会等形式,为群众提供说话的机会和平台,才能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坚持多元治理。在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上多头发力,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共同缔造”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

图片

(三)法治规范化是关键

推动法治宣传。以“共同缔造议事会”为主要平台,采取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等形式,在村湾通过村村响、一封信、微信群、抖音等载体,扩大宣传范围,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推动法治创建。广泛深入开展“法治示范村(湾组)”“遵纪守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等创建活动,以制定落实村规民约为载体,让群众共同商量制定行为和习俗规范,相互监督,共同约束,确保法治创建取得实效。

推动法治实践。引导基层群众尊法守法用法,一方面让法治思维成为习惯,另一方面让违法行为受到惩戒。

(四)激励常态化是手段

抓好目标考核。把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推动依法解纷纳入全县综合目标、平安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考核中来,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步考核。

抓好主体赋能。乡镇(区)将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纳入村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与村干部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村两委干部担当作为。

抓好重点督导。一体化打造县、乡、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平台,推动“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纳入常态化督导的重要内容,倒逼乡镇(区)、县直有关部门在落实见效上下功夫。

(五)基础牢固化是前提

实化平台。建立夯实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加强方案制定和细化,加大投入力度,高质量推进县、乡、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县14个乡镇(区)和219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实体化运行,发挥作用。

硬化保障。选优配强村级治保主任、“一村一辅”、网格员,足额保障基层队伍待遇;积极推动资源、服务向基层下沉,全县8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3478名下沉党员干部进社区进楼栋联户联心,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深化试点。抓好试点培植机制,在充分调查研究、汇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试点项目,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快推进、快见效。

来源:孝感政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