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宙:火龙果托起产业致富路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从世界500强的管理层变身回乡创业的“新农人”,刘凯宙在这条农业战线上摸爬滚打了8年有余。看到家乡人员大量外流、土地尽数抛荒无人种的现状,他义无反顾回乡创办了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着“让火龙果产业四面开花”的坚定信念,用小小的火龙果,串联起联农带农的产业链,为乡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眼下,正值卓豪火龙果基地的丰收旺季,基地负责人刘凯宙忙得不可开交。放眼望去,火龙果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植株上已结出了饱满通红的果实,摘下一个尝一尝,比市场的火龙果甜蜜多汁。

“我爸妈的朋友介绍说这里的火龙果很好吃,于是他们就带我来采摘,真的很好吃。”游客胡峻皓说。

刘凯宙与火龙果的故事要从8年前开始说起。2015年的一次返乡探亲,改变了刘凯宙的人生道路。当时,刘凯宙看到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在外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在家务农,村里很多良田杂草丛生,心里不由生起一丝担忧。他了解到,国家出台大量政策扶持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老家白沙镇又是农业大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产业一定会有出路。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县里面对我们合作社的各项税费减免,帮扶政策又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我就选择回乡创业。”县政协委员、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凯宙说。

刘凯宙回乡创业得到了白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积极响应“三乡”工程,他累积投入资金500万元,将村民抛荒的土地进行流转,在白沙镇五四村建起650亩水果生态种植基地和2000余亩生态米生产基地,以及水果温室大棚22个。作为政协委员,刘凯宙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深入走访调研,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以身作则带领乡邻走上农业产业化的致富路。

“刘凯宙同志2016年从武汉回到村里发展合作社,流转土地几百亩,既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也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白沙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刘国权说。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豪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成功注册了白沙铺1号系列农产品品牌,申报市级龙头企业,发展火龙果、太子米、桃子等11类产品,每年农副产品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不仅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也为周边的村民创造了5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的收入。

“我今年61岁,在外面打工超过了年龄没有人要,只有在家里就业。在这里当管理人员,工资待遇都可以。”孝昌县卓豪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员工刘大家说。

这几年,刘凯宙一边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一边从政协委员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让乡村振兴落实落地。经过细致、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加强村庄规划、推动农旅融合》为主题的提案。

“凯宙同志作为镇里的一名政协委员,在自身履职方面非常积极,主动参加镇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们镇一线协商共同缔造委员在行动中表现非常优秀。”白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洋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农民的儿子,土生土长的白沙人,他热爱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也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的责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诉求。

刘凯宙表示,在未来的委员履职过程中,将继续扎根乡土,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农业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走访调研,积极打造优质特色白沙农产品品牌,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

“下一步,我将继续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刘凯宙说。


记者:丁珂

通讯员:程瑶

编辑:丁珂 李梦婷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