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激活“妇女微家”小力量 助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青山村位于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北部,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有村民1542户、5194人,其中妇女人数为1363人。这里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是二十四孝“孟宗哭竹”故事的发生地,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孝感最早、最大的知青点之一。


灵活“建”,延伸“家”网络


发动优秀妇女领建。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结合本地茶叶、蔬果、农旅融合等特色产业发展定位,发动妇联执委、女能人、优秀女党员等各领域优秀妇女在家中、产业带上领建“妇女微家”,让妇女在身边就能找到“家”,实现联系妇女群众“零距离”、服务妇女群众“无缝隙”。青山村妇联执委连丹凤,按照“五有”标准在自家庭院建起了“妇女微家”,不定期向周边妇女提供政策宣传、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关系调适、邻里纠纷调解、采茶制茶技能培训等服务。

连丹凤和她的妇女微家


因地制宜特色建。结合村级实际和妇女需求,引导建立维权微家、创业微家、文化微家、志愿微家、健康微家、环保微家等不同功能的微家,着力实现“一家一特色、一家一品牌”,不断增强“妇女微家”软实力。在青山村议事亭,村妇联主席汤桂凤是维权微家长,定期组织妇女议事,调解矛盾纠纷。在知青文化馆,村妇联执委代家杰是文化微家长,不定期组织姐妹学习孝文化、茶文化和知青文化,当好知青点的宣传员、讲解员。

组织妇女在文化馆学习


创新“管”,完善“家”机制


明确工作职责。引导“微家长”结合实际制定“微计划”、明确思想引领、纠纷调解、弘扬美德、创富培训等“微职责”。将村里女能人、女党员、热心妇女群众吸纳进微家担任成员,协助“微家长”开展工作。建立微家成员结对、走访联系妇女、定期议事等“微制度”,提升微家管理水平。

建立“三张清单”包保制度。推行微家成员“三包”制度,发挥微家成员特长和优势,聚焦本村妇女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形成走访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构建“走访联系—需求汇总—分类施策—效果反馈”常态化运转机制,“微家长”定期向村妇联组织反馈清单进展情况。

知青文化民宿


在青山村知青点建设过程中,妇女微家“小阵地”发挥了“大作用”。微家成员有的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自出食材免费为工人们做热乎饭,瘦肉面、腊肉豆丝、猪肉饺子等换着花样做,只为让知青点建设的工人们吃得舒心;有的自行出资在微家打造“围炉煮茶”歇息处,为妇女提供聚会聊天的地方。


常态“用”,激活“家”功能


围绕村级建设,组织妇女献计献力。去年,全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启动后,孝昌县研究决定将周巷镇青山村作为示范点打造。妇女微家长召集微家成员和妇女群众为知青点打造出谋划策,共收集到 10 条建议,其中围绕“池塘清淤、路面铺装、村庄环境”等方面提出 4 个金点子建议,全部被采纳吸收。在推动村居改造与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微家成员和妇女群众坐在一起学习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女党员积极带头示范,把闲置的房子让出来、把地让出来,发展庭院经济、民宿经济。在知青点建设过程中,微家成员们自发为施工人员端茶送水,力所能及贡献力量。

讨论“美丽庭院”建设

动员妇女绿化房前屋后


围绕家庭增收,帮助妇女增收致富。立足周巷镇茶产业发展优势,发动妇女群众利用房前屋后与村中闲置的荒地种植苗木发展庭院经济,村妇联执委连丹凤是青山村第一批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将家里的十几亩茶园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后,一心一意在房前屋后搞起了花卉苗木种植,将“方寸地”变身增收“致富园”。

组织妇女采茶增收

公牧山茶园

巾帼志愿服务队分配任务


围绕妇女儿童需求,丰富家的活动。聚焦妇女群众对和谐、洁美、健康、成长、富足家园的向往和需求,从宣传党的政策、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助推妇女就业创业、开展家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有效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精准务实的服务妇女儿童家庭活动,帮助妇女完善自我认识、提升各项技能。以妇女微家为依托,不定期组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让有热情、有余力的妇女找到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



来源:湖北省妇联  孝昌妇联 孝昌融媒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