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农耕插秧 稻田摸鱼 这个活动把“课堂”搬进了田间地头


卷起裤腿,下田摸鱼、插秧,与“泥水”亲密接触……6月28日,孝昌县邹岗镇太子稻锌肥实验暨农耕插秧体验主题活动在邹岗社区稻香湿地公园太子稻种植基地开展。30组家庭在田间开启了插秧、捕鱼的激烈角逐,深度体验农耕文化,“解锁”乡间农趣。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当下,正值插秧时节,活动中,一场插秧比赛让孩子们体验了农耕乐趣。水光盈盈的稻田里,在“新农人”的讲解下,孩子们体验脚踩大地、背朝蓝天的耕作,虽然都是第一次,但也做得有模有样。没多久,水田中就插满了秧苗。


“农民伯伯说‘秧好一半禾’,足见它的重要性。插秧的手势、秧苗之间的间距,一次要插几株秧苗……这些插秧的技巧我们都需要认真学习。我今天也下田体验了插秧,确实很辛苦。”小朋友张彦泽说。


“今天我体验了种植水稻的过程、劳动的快乐,也让我感受到了劳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小朋友欧阳昌沛说。


从课堂到田间,从书本到实践,只有切身体会,亲自种植一棵水稻,与农田亲密接触,才能真正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背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悯农》,插秧比我想象中辛苦多了,粮食来之不易,以后我要更加爱惜粮食。”小朋友涂梓萱说。


在随后的“浑水摸鱼”中,堵截、抓住、逃跑……孩子们和家长们在稻田里与鱼儿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一时间,整个秧田里热闹非凡,欢笑不断。期间,被抓住的鱼可以作为“战利品”,让小朋友带走作为纪念。


“摸鱼比赛是十分刺激和惊险的,我在这次比赛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小朋友欧阳昌沛说。


“在田间,孩子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希望孩子能在劳作的过程中,体会农民的辛苦,珍惜并感恩现在的生活。”学生家长周纯说。


此次活动还邀请华中农业大学谢国生教授,以稻田为“课堂”,详细讲解了太子稻的生长条件、生长习性以及种植方法,现场传授了太子稻秧苗移栽的方法与技巧,并与学生们一同体验插秧的乐趣。


“孝昌太子米种植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检测,孝昌土壤的有效锌含量在0.75-1.5毫克每千克,属于富锌土壤。孝昌太子米的锌含量在23毫克每千克,比一般大米高两到三倍,属于富锌大米。所以华中农业大学与邹岗镇深度开展‘提质增效富锌’产学研合作项目,同时,我们也在邹岗镇建立了富锌太子米种植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谢国生说。


一粒稻谷到一碗米饭,融合华夏祖先的智慧、探索和尝试,形成深厚的农耕文化。此次活动的举办,既是对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发扬,更是邹岗镇对“三产融合”发展的深入实践。近年来,邹岗镇以发展壮大太子米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太子米科技创新园”和“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功引进“天紫湖稻梦星空露营公园”农旅融合项目,全年推广种植太子稻2.2万亩,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成功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孝昌太子米位列全国五大优质米之首,先后荣获“全国农副产品博览会银质奖”“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省名牌产品”。


孝昌县邹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雷表示,下一步,邹岗镇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特色优势、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谋深做实产业项目建设,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同时,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把种植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值,让农民更多享受增值效益。


记者:王虹  通讯员:李龙欣

编辑:李文莉

责编:陈腊梅

终审: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