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串“珠”成“链”促发展

“真没想到我晚年生活在景区里,家门口这么漂亮的路带来了客人、增加了收入。”日前,98岁的孝昌县陡山乡光荣村曹砦湾村民曹长忠,看着邻居们沿着与城里一样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走路健身,高兴得合不拢嘴。

“村里道路扩宽升级、修建游步道和自行车道,吸引了游客,曹砦湾成了景区和网红打卡点,民宿、农家乐马上就要开张了。”光荣村党支部书记曹胜青说。

去年3月,听说村里道路要扩宽,70岁村民曹金舟主动拆除老房子且不要补偿,带动20多户村民拆除76间土坯房、38所土厕所,实现零补偿、零投诉、零上访。

“路通村民乐,路畅百姓业。”陡山乡乡长徐俊杰说,在交通公路部门支持下,曹砦湾村民投工投劳500余人次,积极探索“村庄变景区、老板变乡贤、农民变股东、游客变主人、陈俗变新风”的“五变”模式,发动群众共同缔造“水乡田园•秀美曹砦”。

“产业沿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路好了,村民们出工出力修建路边景观,认领村路养护保洁,提升了村道和乡村形象。”孝昌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胡杰说。

在集村路养护、停车入厕、购物就餐、住宿休闲等功能的小悟里交通驿站,“以租代管”的小悟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强说:发挥好驿站综合功能,不仅方便了司乘人员出行,而且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拟依托驿站发展房车帐篷露营旅游观光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沿着畅美村路走进修旧如旧的周巷镇青山村知青点,阳光轻柔地洒在知青点老房子的红墙砖上,将墙面的手绘知青形象映衬得格外鲜活。

“4月9日知青点迎来了曾在这里插队的20余名知识青年,重温当年难忘的峥嵘岁月,感受第二故乡的新变化。”负责知青点运营的湖北孟宗文旅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万志飞说。

当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如今双鬓花白。74届知青段荣华激动地说:“村里的沙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路越修越好,知青点建设也越来越好。”

“自己种的东西在家门口就能变成钱。”村民袁友梅体会到环村路通畅、知青点变美的红利。

与知青点相邻的孝孟红生态观光茶园,条条产业路串起垄垄茶园、栋栋木屋、绽放月季,茶园与知青文化园互为补充,打造“春可品茶、夏可纳凉、秋可采摘、冬可养生”的农旅养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点。去年该示范园吸引游客10万余人,茶园年产值1500万元,带动农户300余人就业。

路畅了,客来了,过去要送到镇上卖的桃子、李子,如今在家门口路边就能变成钱。8点不到就在路边售卖桃子、李子的观音湖区观音湖村黄家垅村民杨银芳说:“好路增加收入,周末每天有300元收入,后面就是我的果园和家。”

在王店镇敦厚村槽门湾,干净平坦的村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鹅卵石围起的菜园、幸福忙碌的笑脸,村里如诗如画,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现在正是月季花的花季,你看这路多漂亮。”站在自家屋前,村民余冠辰笑着说。

路修好了,谁来管?敦厚村党总支书记余国荣说,美好村路,共同缔造,槽门湾余常任、余行博等党员“甘做公路卫士,永保道路通畅”,主动认领护路岗,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循环的村路、优越的交通,吸引了能人回乡创业。王店镇党委书记王述勇说:“敦厚村在外人士黄灼初回乡成立韵鹤生态农业公司,走农旅养融合发展之路,已投资2亿元,流转土地3100余亩,固定用工村民130余名,每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带动村民致富。”

串“珠”成“链”,以路美村、以路兴业、以路富民。孝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饶勤秀说:“近年来,孝昌县投资9亿元,修建300余公里产业路、旅游路,提档升级农村路800余公里,贯穿林果药茶、稻田综合种养等特色产业基地77.4万亩,连接周边2A以上景区14个,实现年产值60余亿元。”

车行孟宗故里的孝昌,一条条平安畅通的美丽农村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安全便捷出行,而且促进了致富产业发展,还多方增加了村民收入,美丽农村路已成为孝昌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引擎”。

来源:逐浪新闻(楚天交通广播)记者:李鹏冲  通讯员:潘庆芳 黄月平

编辑:王倩

终审:陈腊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