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颗桃,亿元大产业。孝昌县丰山镇不断扩大桃产业面积,推广标准化种植,加快新品种选育,拓展品牌化销售渠道和深加工能力,提升桃产业附加值,逐步实现桃产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桃”为媒,力争把丰山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桃产业强镇。
三月桃花灼灼,六月硕果压枝头。日前,走进丰山镇的“七仙红桃”种植基地,金光层层叠叠抚慰桃枝之上,血桃、蟠桃、黄桃挂满了枝头,游客正三五成群穿梭于果园,挑选采摘心仪的桃子,体验采摘的乐趣。
“门口摆放着不同品种的桃子,我们试吃感觉口感特别好,也想着带孩子来感受一下亲手摘桃子的快乐。”游客孙莹说。
“我觉得这里的桃子特别好吃,也特别的甜。”小朋友明浩宇说。
近年来,丰山镇依托区位优势,连片建设桃产业园,已多次举办桃花文化旅游节、直播采摘节以及全省桃产业交流会等,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到“醉美丰山”赏花、摘桃。
“每年的夏秋冬,大家都会选择到园区休闲娱乐,也因此形成了一季看花、三季品果的局面。在今年五一期间,我们水果采摘、餐饮烧烤、休闲体验等吸引了近万人次游客,旅游直接收入30余万元。”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琪说。
丰山镇祝河村地处大别山南麓,紧邻滑石冲水库,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和土地中独特的微量元素,使该村产出的大红桃,果色红而不艳,果肉甜而不腻,是传统血桃的种植基地。这不,村民李静正忙着采摘着成熟的血桃。
“村里游客多了以后,桃子的销量随之上升,我们的收入也有所提高。”丰山镇祝河村村民李静说。
“三月桃花开的时候,许多游客到村里参观旅游。等到桃子上市的时候,销量很好,给每家每户增加收入五万多元。”丰山镇祝河村村民祝移民说。
为扩大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丰山镇大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了集特色采摘、研学旅行、餐饮宾馆、农家生活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唐生态观光园和西域风情园,实现了农田变公园、民居变民宿、乡村变景区的变化。
“这几年,丰山镇发展万亩桃产业,通过发展桃产业带动一季看花、三季采果,每年到丰山来的旅游采摘的人群逐年在增加,给园区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下一步,就是加快投资,争取在今年12月底前完善民宿的相关配套设施。”丰山镇大唐生态观光园负责人李朝辉说。
丰山镇目前有血桃、蟠桃、黄桃等76个名优新品种,获得专利20项,拥有七仙红桃园、孝丰田园等桃产业市场主体20余家,形成了七仙红桃桃产业品牌制定行业体系标准,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镇发展以‘七仙红桃’为代表的现代化桃产业,已经建成从育种、种植、销售到品牌化运营的全产业链,有3个桃产业专家工作站。全镇的鲜果挂果期可持续180天,从事桃产业相关的人员达到1.2万人,桃产业产值可达2.1亿元。接下来,丰山镇将进一步做好桃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用小桃子拉动大循环,让种桃人,丰山人吃上旅游饭。”丰山镇党委宣传委员汤涛说。
据悉,丰山镇以打造“醉美丰山、桃源小镇”为目标,创建了大唐观光园、西域风情园2个3A 景区,形成了“一站十园”的空间布局和农旅产业发展格局,从空间上覆盖了丰山镇 11 个村,从产业发展上形成“一村一特色”的农旅融合示范线。
丰山镇党委书记陈义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强农为基,延伸加粗桃产业六大链条,落实“五化”建园标准,不断增强农业内部效益支撑。坚持兴旅为要,大力推进本地线下消费,优化旅游接待服务,不断提升农旅融合发展质效,努力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健康的农副产品、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生活新空间。
记者:张思琪
编辑:康洪洲 王倩
责编:汪海莲
终审:高玉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