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季店乡光明村200亩撂荒地整治现场,播种机正在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播种、培土等多项作业。为遏制耕地撂荒,季店乡全力开展撂荒地整治,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农村产业发展。
季店乡光明村村级土地面积6863亩,常住人口12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劳务外出村,村内多为留守群体,土地抛荒严重,自孝感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驻村以来,工作队积极筹措,依托合作社发展“短季棉”示范种植基地项目,通过向农户提供扶持奖励、免费供种供肥、定期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等措施,积极鼓励村民种植粮食作物。
“种子、肥料、旋耕机、药物都是由合作社提供,村民只负责把田地管护好,采收棉花就可以了。一方面是为了带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把撂荒地都用起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孝昌县宏翔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关红军说。
“目前农户的积极性非常高,‘短季棉’种植成功后,我们还将引进其他项目,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村民增收。”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驻村工作队队员余文清说。
光明村撂荒地整治行动是季店乡狠抓撂荒地整治和粮食安全工作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乡将继续通过发动群众自种、大户流转、村级合作社开荒三位一体模式推进撂荒地整治,充分撬动群众的积极性,确保土地不抛荒、不浪费、有人种。
记者:张思琪
编辑:李文莉
责编:高玉峰
终审:汪海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