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县牢牢抓住生态宜居这一关键点,紧紧围绕农村生活污水乱泼乱倒、无序排放等问题,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落到实处,进一步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美丽乡村颜值持续增“新”。

在邹岗镇杏林村,农户门口既有小花园,又有健全的垃圾分类装置,村民家里的生活污水经地下管道汇入村头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三格式”+人工湿地的方式,处理后的污水不仅可以用于农田灌溉还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我们村里经过污水集中收治后,再也看不到污水横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没有散养家禽,因此村里的道路都很干净整洁。”邹岗镇杏林村党总支书记付春国说。

环境的改善,也让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厨房、厕所、洗浴间的污水都有了去处,四周的环境都变得整洁了,苍蝇、虫子也少了,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通过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末端的人工湿地,不仅能用于农田灌溉,还一点异味都没有,既省心又省力。

“村里以前有很多臭水沟,夏天的时候,蚊子和苍蝇特别多。现在,对臭水沟进行改造后,很干净。”邹岗镇杏林村村民唐春兰说。

据了解,建设人工湿地要先在20多户农户周边建立污水管网,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人工湿地,最后成为无污染的水直接排放用于农田灌溉。

“我们设计了两个生态化粪池,生态化粪池主要通过三格式厌氧发酵,和生态排污口,通过厌氧发酵和人工湿地,取得了一定效果,群众的满意度非常高。”邹岗镇生态环保服务中心主任朱双明说。

借“和美乡村”建设契机,近五年来,孝昌通过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县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共计2.6亿多元,完成了180多个自然湾以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村生活污水横流、臭水沟、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农村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是我县的重点建设和攻坚任务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一步,我们将更广泛的拓展资金来源,除了政府出资,我们还鼓励乡村的乡贤人士回家乡来投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加强长效管护机制。在污水处理的工作上,我们将积极探索,寻找最适合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的路径,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农村的人居环境会得到极大地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市生态环境局孝昌县分局副局长彭小军说。

记者:吴荣

编辑:王倩

责编:汪海莲

终审:罗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