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筑路人——张晓波》获评首届湖北省“最美交通运输人”

交通强国,筑梦有我。4月7日晚,湖北省首届“最美交通运输人”颁奖活动在湖北广播电视台800平演播厅举行,幸福家园“筑路人”、孝昌县交通局会计师张晓波(原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榜上有名。

张晓波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担当奉献,以实际行动助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了孝昌交通运输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交通运输系统良好的队伍形象,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典型性。

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将大力宣传“最美交通运输人”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学习先进模范、汲取榜样力量,营造发现最美、展示最美、学习最美、致敬最美、崇尚最美、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励先进、鼓舞士气、提振精神,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不断凝聚起共同谱写湖北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张晓波29年来始终将老百姓对美丽农村路的向往,当成工作努力的方向,战严寒,冒酷暑,跑遍了全县416个行政村,用脚步丈量绘制出了一张“孝昌农村路网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基层交通建设者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张晓波怀着感恩“三农”的情怀,潜心研究,扎实推进孝昌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着力把农村公路打造成带动乡村发展的产业路、管护高效的平安路、服务便民的智慧路、风景优美的生态路。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锁”在深山中的笔架村,曾经是孝昌县最穷的山村,村民外出不仅要翻越海拔736米的山峰,还得步行数十里。

群众出行难,生活苦,让刚刚担任孝昌县农村公路局局长的张晓波忧心忡忡。为了把路修到群众心坎上,2016年,张晓波历时半年,翻高山,穿密林,入农户,查实情,了解群众心声和发展需求。

张晓波的口头禅是“修桥补路是积善行德的事情”,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路基处理、路面硬化、公路安防等,他都亲自监督,终于修建了一条笔架山的“天路”,让村民走得顺畅,走上致富之路。

“以前路不好走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连娶媳妇都困难,现在路修好了,我的农产品可以走出大山销往各地,来这里玩的游客也多了,村里的旅游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村民刘超说。

农村公路直接服务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和日常出行道路怎么修,群众最有发言权。为掌握孝昌农村公路现状,张晓波跑遍了全县416个村、3520个村民小组。

2018年,正在考察季店乡东西循环线建设的张晓波,亲历了红星桥改建工程的一波三折。

老红星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的滚水坝,虽不能称之为桥,却是周边四个村过河的唯一通道。丰水期不能走,平时车难过,经常出事故,修桥的事连续四年被纳入孝昌人大议案,最初的设计方案离老桥远,占良田多,且不方便出行。张晓波重视村民意见,请教专家,实地调研,多方协调矫正方案,在老桥下游300米处新建一座7米宽的红星桥。新桥成为贯通季店农村公路西循环线的重要连接点,加快了季店乡西部发展步伐。

“修这座桥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方便了几万人的出行。”孝昌县季店乡红星村村民高银清说。

路到哪里,哪里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张晓波在任局长的七年时间,孝昌农村公路以每年建设近200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总里程达3200公里。因路制宜打造12个乡镇“四好农村路”示范线,18条路总计154公里,总投资2.1亿元。县乡道和通村公路实施提档升级,实现了孝昌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到畅、连片成网、安全便捷的目标,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省、全国示范县。2021年,孝昌县农村公路局获评湖北省“十佳农村公路养护单位”,张晓波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个人。

“‘美丽孝道,孝道昌隆’的农村公路文化已深入人心,‘修桥补路,行善积德’已成社会共识,我的人在路上,办公室也在路上。”张晓波说。

来源:湖北交通、湖北广电、孝昌融媒

编辑:李莎莎 丁珂

责编:汪海莲 罗薇

终审:高玉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