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年孝感市委一号文件

春光正好,孝感大地

一幅幅热火朝天的春耕图景

正徐徐铺展


图片

孝感市丰裕农机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正在为油菜进行喷防作业。 全媒体记者徐文 摄


4月4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2023年持续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实施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产品加工业、促农增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小额信贷、乡村治理效能、农业农村创业人才培育等“十大提升行动”,更深、更细、更实推进强县工程和“三项行动”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为孝感冲刺3000亿、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筑牢“三农”基础底板。



夯实安全基础
图片

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6.7亿斤以上。


开展耕地保护“十大行动”,精准带位置分解下达567.14万亩耕地和507.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图片

孝感市丰裕农机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为育秧盘覆膜保温。 全媒体记者徐文 摄


提升产业化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

图片

加强“五个一”产业链与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对接,争取项目5个以上。


力争国家级“两品一标”农产品评选7个以上。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力争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856亿元、增长15%以上。


建设“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路长制”美丽样板路7条,打造市级农文旅融合试点10个以上。


完善村企对接、订单收购、“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零工驿站、零工微站建设,促进农民灵活就业。

图片

在云梦县启梦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车间内,水稻秧苗用播种机正在作业。全媒体记者石玲 摄


建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图片

加强特色产业平台建设,力争新创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4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力争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0家、市级50家。


加强中小主体提质,全市“六有”家庭农场数量增加400家以上,评选市级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各30家以上。


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完善农技服务、农机服务、信息工作三大平台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图片

在孝南区卧龙乡的民耕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工厂内,工人正在查看秧苗长势。全媒体记者李文勇 摄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片

以“三个三”为抓手推进“强县工程”,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20个“功能城镇”试点乡(镇),力争全国“百县千乡万村”3个示范乡镇、45个示范村创建。


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90个,分类建设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村394个。

图片

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湖文体广场集文化展示、体育运动、休闲观光于一体,群众乐在其中。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图片

聚焦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重点打造“十全十美”品牌。


推进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进全市56个省级“共同缔造乡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试点村”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系列示范创建活动。


图片

汉川市新堰镇中支村。全媒体记者张高远 摄


同时,我市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农业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农村信贷投入等方面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汇聚强大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孝感日报 全媒体记者肖青松 通讯员丁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