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实施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工程”,探索“1234”工作法,大力培育林、果、茶、粮食生产等一批“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汇聚新动能。


“一个架构”强支撑

搭建青年商会创业母平台,以孝昌农业产业链为依托,延伸构筑“梦里花园创客中心”(苗木花卉)“茶叶联盟”“粮食协会”等4个子平台,辐射全县多家农村合作社和农户,形成“1+4+N”的组织架构,集聚“粮二代”“茶二代”“果三代”等200多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两类培训”提能力

一是内育。借助乡村振兴学院、乡镇党校、农业基地等平台资源,邀请全县农业领域“土专家”“田秀才”为农村青年开展现场教学、农技培训,提升农业技能。二是外训。组织农村青年人才到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学习培训,通过“互动式”“现场沉浸式”等教学模式,帮助青年人才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创新理念。


“三种模式”促发展

一是“导师帮带模式”。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企业专家行等柔性引才项目,促进院士专家与青年人才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机制,在创业咨询、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助推本土专家与青年人才“结对子”,鼓励专家通过兼职授课、技术指导,为青年人才创业保驾护航。二是“组团互助模式”。发挥青年商会等平台作用,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全县农业青年人才学习交流、互帮互助,推动形成产业联盟、组团发力、共同发展新模式。三是“村企共建模式”。通过政府担保、村企互助,破解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村企共建模式,实现农业企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四项制度”优服务

一是联系包保制度。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青年人才工作制度,每名县领导联系服务1-2名青年人才,开展“定期征求一次意见建议、进行一次面谈交流、帮助解决一次问题、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的“四个一”活动。二是帮扶助力制度。为返乡创业青年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在项目资助、场租补贴、信贷支持、技术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三是专兼挂职制度。将表现优异的青年人才吸纳到团委、妇联、科协等组织,通过专兼挂职等形式,助力人才成长,凝聚发展合力。四是典型推介制度。开展“人才回归创新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大力发掘和推介孝昌青年人才,涌现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沈腾、全国三八红旗手饶嫜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付鹏程、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程琪等一批青创典型。

来源:中共孝昌县委组织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