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有着“华中苗木第一村”的美誉,村民们用一棵棵小苗木,做活了产业兴旺的大文章。最近气温回暖,正是种树移苗的好时节,各类苗木花卉也开始俏销起来了。
日前,在孝昌县周巷镇的苗木交易市场,樟树、红继木、金叶女贞、桂花树等不同品种的树苗一字排开,来往商贩有的在询问价格和种植方法,有的将树苗打包装车,现场交易十分红火。
商户周华林做苗木买卖10多年,他告诉记者,每年腊月开始卖苗木,一直到清明节,赚个几万元是稳稳当当的。
“周巷镇的苗木品种非常多,我买了茶树苗、果树苗、牡丹苗,货车已经装满了。”枣阳市苗木采购商张德康告诉记者。

每年,约有总价值4亿元的苗木从周巷镇苗木交易市场发往全国各地。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苗木来自周巷镇新龙村。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新龙村就有家家种苗、户户育花的传统,苗木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有着“华中苗木第一村”的美誉。
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对精品苗木的需求,新龙村苗木种植户由过去的主要繁育绿篱灌木、大规格苗木品类向造型类花木、盆栽等新兴品种转型。90后“苗三代”小伙儿李坤,就走在了产业转型之路的前列。
“我们家三代卖苗木,从小言传身教,我对种植苗木也非常感兴趣,为了学习最新技术,我到全国各地拜师学艺,借助外地的好做法、好经验来发展苗木产业。”孝昌坤厚园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坤说。


通过市场考察,李坤发现造型树木需求量逐年扩展,市场前景宽广。比如一株价格仅3元的普通桂花树苗,通过精心打造,能卖到3000元,而打造一棵独特的景观树,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些年,李坤就把所有心思全部放在钻研精品苗木造型上。
“我们现在主要是给黄山松、罗汉松、刺冬青等树种做造型,平均五年一个周期,大概能卖到一万元一棵,精品苗木需要做四个周期左右,价值大概是10多万元一棵。”李坤告诉记者。
为了抱团取暖,一同壮大新龙村苗木产业,李坤把苗木造景技术无偿分享给乡亲们。同时,新龙村也在积极引导乡亲们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种类涵盖观赏绿化苗木、家庭园艺、园林景观、经果林苗、精品盆景、花卉和草坪等7大类。
“县里每年开展园艺技能大赛和培训活动,提升园艺人才的技能。在大赛中获奖的,还会给予资金支持。”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村委会委员李芳说。
“下一步,我们打算利用好庭院美景、田园风光,让客人留得住,能够在这里消费。 ”孝昌新宏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汤立楠告诉记者。
2023年,新龙村计划积极引导农户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把小庭院做成花园、果园,以多种经营模式融合发展,将“院景”变“钱景”。预计在2035年,新龙村苗木花卉品种达400多个,苗木花卉产业辐射周巷镇27个村庄。

湖北垄上频道记者:卢颖洁 苏文龙
孝昌融媒记者:王虹
编辑:李梦婷
责编:左琦
终审:陈腊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