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周巷:同聚“镇”能量 共“造”幸福城

如何高水平建设“功能镇区”,又怎样大手笔绘制小城镇?孝昌县周巷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让群众由“台下看戏”的旁观者转变为“台上唱戏”的决策者、参与者、管理者。从而凝聚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经营这家大型超市的潘张云虽是浙江温州人,但在周巷镇周巷社区长达17年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方圆几里的环境再熟悉不过了,听说镇区要被改造变个“样”,她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我们在这里做生意,希望门口不拥堵,路要通畅。”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潘张云说。

建设“功能镇区”,建些啥?怎样建?还得多听群众的建议。近一段时间,干群沟通的“板凳会”多了起来。

“以前,只是一条暗沟在放水,一下大雨,地下室都是水,希望这方面能够得到改善。”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汤春霞说。

“以前,我们周巷社区辖区内有几个砖厂,给周边的环境和群众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周巷镇周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军平说。

周巷镇在镇区提档升级中,把建议倾听进去,将“民声”融入“规划”。

“像道路扩宽、修理停车场、雨污分流等项目,政府都采集了我们的意见。”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汤春霞说。

不仅制定规划前倾听民意,在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周巷镇区多为山地,地势高低不平,改造过程中有人反映路沿落差过高,群众进店买东西还得上几层台阶。

“进出超市的老年人很多,有台阶很不方便。后来大家提出意见,经过协商,把这边抬高了。”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潘张云说。

收到潘张云的反馈,商贸街改造工作专班协调施工单位调整方案,将路面提高,坡面降低,同时修建无障碍坡道。

“充分满足群众的切实需求,这也在设计调整的合理范围内,我们最终讨论结果是将此处局部做一个设计调整。”中冶华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周巷镇项目经理董文波说。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换来了理解和支持。除了沿线群众自发拆除违建院墙外,拥有一技之长的篾匠、瓦匠、刻匠也纷纷投工投劳,自觉地参与到家园的建设中来。

“尽自己的一份力,一起把我们的周巷镇打造好。”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汤春霞说。

“美丽的环境,靠大家共同维护,人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贡献一些力量,我们的乡村会更美。”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袁彩香说。

运动健身广场建在哪儿?停车位又如何规划?口袋公园该怎样打造?在功能镇区的建设推进过程中,周巷镇党委政府既让群众共谋共策,又让群众共建共管。

“大家都为功能镇区建设建言献策,我们也积极地收集他们的金点子,与社区的居民共同打造,使我们的环境更加优美。”周巷镇周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军平说。

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参与户外活动的人多了起来。在新龙湖综合文化广场上,周巷镇居民尽情地参与到足球、篮球、兵乓球、羽毛球等运动中。而在不远处的凉亭里,还有十几位老年人欢快的唱着小曲。

“农村有这样的环境,真不错呀。我还创作了一首歌,说的就是周巷美。”周巷镇周巷社区居民周亚丹说。

小城镇焕发出新魅力,高颜值乡镇吸引众多返乡创业的周巷人。

“现在家乡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很乐意回来投资创业。把我们的特色产业基地‘景区化’,变茶园为游园,变绿量为流量,变风景为‘钱’景,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湖北孝孟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征程说。

孝昌县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补齐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风貌、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治理水平七大短板,累计投入54.6亿元,全域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

“我们群策群力、决策共谋,在‘擦亮小城镇’行动中,围绕‘七个补齐’,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筛选后确定功能镇区的改造和提升项目,真正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旁观者转变为‘台上唱戏’的决策者、参与者、管理者。”周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汪华锋说。


记者:王虹

编辑:胡可

终审:汪海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