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基层党建“多点开花”,串起民生幸福链!

“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把基层党建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民风淳’的新局面。”8月16日,孝感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孝昌召开。

与会人员参观了邹岗镇林场新村、阳光小区、杏林村、民利村陈家独屋和丰山镇冠昌源合作社5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现场,深切感受了孝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展示范带的建设成果。


邹岗镇林场新村

党建强产业强

林场新村位于邹岗镇西北部,毗邻天紫湖4A级景区,村民1431户5232人,党员132名,村“两委”干部6人,设有1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近年来,邹岗镇以林场新村为产业发展排头兵,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发展产业促振兴”,为村级产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组织引领强队伍◆

林场新村以换届为契机,一体化推进村组干部、党员队伍、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十分钟服务承诺”,57名服务团队成员领岗履责践诺。实施“能人返乡创业”计划,将乡村产业发展能手、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农民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库管理,培养储备村后备干部6人、乡土人才17人。


◆创新模式促发展◆

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以村集体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相继组建高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6个农村种养殖合作社,流转3800余亩土地,集约化发展光伏发电、太子米、荷花、生态养殖等产业,村集体收入16万元。推行“产业链上建支部、聚党员、富群众”,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成立太子米种植基地党支部,链接周边4个村26家党员大户种植太子稻,带动产业大发展。

◆党员先锋作表率◆

着力培养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干部。村党总支书记唐付锋带头种植夏日荷花,为全镇提供了农业种植样本。认真落实“三培养”计划,先后涌现出“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唐根根、致富能手唐志高等党员带富先锋,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了村集体“造血”功能。


邹岗镇阳光小区

党建强服务优

邹岗镇阳光小区是脱贫攻坚期间孝昌规模最大的易迁户安置点,建有27栋居民楼,现住312户708人,设有1个党支部,党员9名。为了让易迁群众能融入、能安居、能就业,阳光小区聚力打造“十心十室”,为易迁群众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建设最安心的家园。

◆党建引领 一核多元◆

阳光小区秉承党建引领、精细管理、做优服务的宗旨,建立了以阳光小区党支部为核心,长者互助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者协会、新风文明理事会、经济发展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经常性开展居民生活访查活动,定期完善居民需求清单。自入住以来,阳光小区重点解决小区居民就医、就学、娱乐、生活等问题3000余件,评选“服务群众好会员”23人,不断拉近了组织与群众、镇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分类服务 联户联心◆

阳光小区针对重残户、重病户、五保户、低保户、一般户5种类型,全面掌握居民家庭和生活状况,分类制定服务重点事项,精准做好居民服务。对重残户、重病户和五保户,注重联合残联、阳光社工等单位每月上门服务2次;对孤寡和行动不便的居民,“长者互助”志愿服务队每天上门服务;对低保户和一般户,主要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联系就业单位,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十心十室” 实心实事◆

邹岗镇统筹资金200余万,建成1500平方米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内设安心便民室、初心阅读室、贴心服务室、壮心健身室、暖心恳谈室、匠心培训室、知心说事室、慧心创作室、开心舞蹈室、童心文娱室等10个功能室,全方位提供免费服务。新风文明理事会定期与上级部门衔接,开展文化下乡、义诊、就业培训、节日慰问、送春联等服务活动44场次,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实惠送到居民家门口,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邹岗镇杏林村

党建强治理好

杏林村位于邹岗镇东北部,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715户2620人,党员61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近年来,杏林村积极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组织引领,凝聚乡贤助力,实施党群共治,为和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组织引领强堡垒◆

一是党组织领航。规范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召开屋场院子会,充分履行教育监督管理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为村级各项决策打好党群基础。

二是村干部领路。在征地拆迁、道路改造、破旧改造中,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为群众做好示范,主动先拆先改、主动上门协调,让出自己的一分地,还道路的一尺宽。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改造升级党群中心,开办幸福食堂、便民超市,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是党员领岗。26名在村无职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能力特长,主动认领环境卫生岗、乡风文明岗、矛盾纠纷岗等志愿服务岗位,认真当好村级“清洁工”“护路员”“和事佬”。

◆乡贤聚力建乡村◆

一是搭建平台聚乡贤。成立杏林村乡贤联谊会,开设乡贤联络室,推荐和挖掘文化素质好、带富致富能力强的乡贤,通过村里找乡贤、村民传乡贤、乡贤推乡贤等方式,选树30余名支撑杏林发展、助力杏林实现乡村振兴的新乡贤代表。


二是沟通联络话乡情。在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走访回村乡贤,定期在乡贤微信群主动报告家乡建设情况,邀请他们为杏林发展出点子,确保每月与每一名乡贤都有联系。

三是举贤颂贤建乡村。通过营造举贤、颂贤、学贤、做贤的浓厚氛围,引导乡贤热爱家乡、奉献力量。去年以来,各类乡贤共参与村内矛盾调处8起,捐资助学254人127万元,带动260名杏林村人在外务工增收,累计在道路提升、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公益事业中捐资800余万元。

◆党群共治促和谐◆

一是支部引领承诺践诺。在村“两委”主导下,通过组织推荐、民主选评的方式,择优选能成立近50人的“十分钟服务承诺”团队,配套成立人居环境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妇女议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以“四诺”方式零距离服务群众,初步形成民呼我应、一呼百应良性互动格局。

二是群众参与增添动力。通过“入户+开会+公开”的方式公开公示党务、村务、财务等信息,激发村民议事主动性,积极推行民主议事“四事工作法”和“三进四代”矛盾调解机制,实现有人议事、有人办事、有人管事、有人监事,群众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共同缔造积极性显著提升。

三是干群齐心共治共享。人居环境整治建机制,村干部带头包保1-3个湾,每个湾选定1-3名明白人理事管事,环境卫生承包到户、责任到人,村湾环境卫生“红黑榜”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加油站”。


邹岗镇民利村

(陈家独屋)

党建强环境美

民利村位于邹岗镇东部,13个自然湾14个村民小组,556户2109人,党员59人。近年来,民利村党总支积极用好“五共”抓手,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建设美丽乡村,打造陈家独屋等4个美丽乡村示范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决策共谋集民智◆

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前往黄陂区姚家山、江夏区安山街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参观学习,开阔了党员群众的思维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村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认识,激发了干劲和动力。村“两委” 紧紧抓住民主决策这一核心,扩大决策管理的主体,实现了决策过程让群众参与、决策效果由群众检查,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了“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不出事”。

◆发展共建聚民力◆

近年来,陈家独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把控每个环节,保证整体方向正确、决策过程民主、建设效果明显。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新建道路880米,铺设人行道180米,新建公厕1座,建设1个景观花坛和16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整个建设过程中,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共拆除老旧房屋3间、旱厕30处,实现拆迁“零纠纷、零补偿”。

◆建设共管解民忧◆

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主动对村级项目建设进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高效完成。同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做到凡有项目资金支出或重大事情,村民必须参与决策。通过近几年实践,村党总支领导能力大大增强,农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了。

◆效果共评汇民情◆

设置村民来访事项登记表,根据来访事项,做到要求诉求清晰,登记明确,处理及时,责任落实。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由村委会评议转变为群众评议、党员推优、驻村干部监督,做到真评评真、优评评优、实评评实。对评选出的优秀个人、家庭进行大会表彰,并发放洗衣粉、香皂、洗手液等物品作为奖励,群众反馈效果较好,激发、引导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中来。

◆成果共享暖民心◆

促进共同富裕,培养党员致富能力,将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村党总支积极引导下,回乡党员徐争成立了黄桃可承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带动35人就业;刘水亭成立了璞真园苎麻种植合作社,承包土地300多亩,带动7人就业;徐俊杰成立了泽源苗木花卉种植合作社,带动24人就业;刘贵州、刘陈胜率先成立了家庭农场,发展肉牛养殖。


丰山镇冠昌源合作社


党建强人才兴

丰山镇冠昌源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6月,是一家集桃产品研发与选育、新技术推广与培训、农产品产供销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8年,成立了孝昌县首家产业党支部,培养了农民党员23名;2021年,发起成立了以全市桃产业链经营主体为核心的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成员单位18家、成员867户;2021年,成立了功能型孝昌县青创电商党支部,开创了“党支部+联合社+基地+品牌+科研院校+农户”的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党建联盟聚合力

党员模范走在前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一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施校企、村企共建,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程学院、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周边8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抱团发展”模式,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加快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二是把党员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采取“党员联成员、成员联农户‘1+10’”带动模式,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培养出50名水果类省级科技示范户,带动发展桃产业1.2万亩,实现成员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孝昌县冠昌源合作社党支部201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湖北省小个专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创建基地育人才

三代桃农续精神

坚持把强化人才支撑放在乡村振兴的关键位置。一是打造基地汇聚人才。创建湖北省首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和退役军人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对象,完善培训制度、拓展培训渠道,逐步在农村培养出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二是传承“种桃人”精神。一颗桃,三代人。返乡种桃的祖孙三辈(转业革命军人、老党员程海庭,合作社创始人程国庆,儿子程琪、儿媳曹萍萍),立志做好桃农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扎根田野,精心育桃,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传承“种桃”精神,开出传承之花,结出人才硕果,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加入种桃队伍。目前,培训基地举办了各类培训班130余期、现场观摩活动100余次,累计参训人数超过1.2万人次。培养出“两代表一委员”11名、致富带头人20多名,为孝昌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搭建平台“孵化器”

品牌助力谋长远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一是注重科技创新。国家级“七仙红星创天地”融合了七仙红桃全产业链创客孵化、桃产品研发育种等多项功能,既为广大返乡青年提供各类创业资源、技能培训等服务,也促进了桃产业科研、育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计研发桃子新品种73个,申请专利16项,获国家、省市科技成果3项,省科技进步奖3项,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促进了全省桃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二是走品牌共建、共享之路。以“七仙女送蟠桃,下凡到孝感的传说”讲好桃品牌故事,抢先注册了体现孝感文化特色的“七仙红”品牌,持续加强品牌宣传,筑牢行业优势,成功打造了湖北名桃、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七仙红”,核心产品“孝昌血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仙红”品牌在孝昌县桃产业中的品牌使用覆盖率达到62%以上,带动全县5.3万亩桃产业发展,扩大了孝昌桃品牌影响力。

这五个基层治理示范点的建设是孝昌县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孝昌县夯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共建设管理规范、功能齐全、服务良好的基层党建示范点21个,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局面。

来源:中共孝昌县委组织部

编辑:李文莉

责编:陈腊梅

终审:彭宏伟 李健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