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李山村:和美乡村“蜕变”之路

白沙镇
有一个“和美乡村”
李山村

一进入这里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然而在几年前,李山村还被大家戏称为“三最”,即“最难的村,最穷的村,最远的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它如何实现华丽变身。

走进白沙镇李山村

干净整洁的大道

清澈洁净的池塘

粉墙黛瓦的房屋

绿树环绕

仿佛一幅水墨画展现在人们面前

陈运华是白沙镇李山村村民,见到她时,她正和其他村民在凉亭里纳凉、拉家常。当提起李山村的变化时,陈运华满脸的欣喜。

“我们这里之前是最穷的乡村,现在变好了,变化很大,我们老年人有健身、跳广场舞的地方,过得十分开心。”白沙镇李山村村民陈运华说。

李山村全村共有农户276户

全村耕地面积1044亩

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

为了改变李山村的贫困面貌,李山村“两委”干部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不断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村里建设,不断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使得村内的垃圾、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做到了家门口处处是美景,村湾处处是公园。

“2022年,通过整合各方资金400余万元,全面打造路面拓宽工程3500㎡,新建文体广场400㎡、生态护坡32000㎡,打造休闲步道340米、护栏320米,新建凉亭两座,修建排水沟500米、盖板500米,安装路灯70盏,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白沙镇政府农办主任陈庚说。

农村文化墙是美化乡村、传递精神文明的载体。李山村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把“文化墙”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载体,以“小”墙绘入手,增强了人们改善人居环境的意识,调动广大村民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撬动人居环境“大”改变。同时,村干部还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激励村民自觉维护村里卫生环境,引导村民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

“我村通过开展十星文明户评比,不断提高村民自身素质和自治意识,让群众自己参与到整治活动中来,自觉清扫房前屋后的垃圾。”白沙镇李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育华介绍说。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只有盘活自身资源,才能真正走上富裕之路。多年来,李山村结合实际,采取产业融合、村企联营的方式,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种植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引导企业、村、组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蹚出了一条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李山村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地理优势,与湖北源泉苗木生态有限公司实现村企合作,共同打造300余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聘请村内农户加强苗木的管理和养护,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人,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依托孝昌县宇耀种养殖专业合作,建造优质稻基地500亩,建造各类水产养殖基地20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增强。”陈庚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一条条硬化的巷道干净整洁,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美观大方。凉亭、小桥、流水、人家,一幅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就是现如今李山村的真实写照……李山村改变的是村容村貌,收获的是安居乐业。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李山村“两委”正带领着村民们奋力耕耘,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记者:万方雄  罗薇  汪启扬  邹先月(实习)

编辑:彭扬

终审:万方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