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孝昌县智慧停车项目的推进,不少人有疑惑,智慧停车到底是什么?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现梳理“十问”为您解开智慧停车给市民带来的疑惑。
01
为什么要实施智慧停车项目?
随着孝昌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泊位供给与停车需求的矛盾日益严重,因无处停车而造成的道路被挤占、车辆停放无序、交通管理混乱等现象频繁发生,“停车难、停车乱、行车难”问题全面凸显。因此,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静态交通管理的智慧停车项目优势明显。
智慧停车项目并不是以收费为目的,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全县停车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全县停车资源一张网,真正助推、规范城市动态交通管理秩序,缓解行车难压力,通过停车智能化管理,挖掘现有停车泊位资源,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市民科学、合理地利用停车位,提高有限泊位的使用效率,规范停放秩序,对于孝昌县交通发展乃至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为此长投智慧停车公司结合城市特点,制定了“盘活存量、建设增量、停车有位、畅停孝昌”的停车智能化建设目标。
02
依据“停车有位、畅停孝昌”的停车建设目标,智慧停车的智能化体现在哪?
整体来讲,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如下10个方面:
1.整合了城市停车大脑
通过整合停车泊位资源,利用智慧停车大数据平台对全县停车动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通过停车诱导和信息服务优化全县停车需求,提高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停车需求与泊位供给保持动态平衡,减少为寻找泊位产生无效交通,更精准地服务于市民出行,使出行服务更加高效,从而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人性化。
2.提供出行的全方位服务
出行前,可以线上查询目的地的停车场和可供停车的空闲泊位。车主可下载智慧停车APP,查询全县的停车资源分布情况和道路交通状况,足不出户,了解目的地周边的停车状态,科学规划出行方式和出行路线。
出行途中,可使用智慧停车APP导航至目的地停车场。在行驶过程中,智慧停车APP根据实时变化的车位占用状态,主动推送最优停车位。避免出行者在目的地周边浪费寻找车位时间,减少无效的寻停交通。
3.多途径的停车引导
除了APP提供的停车引导服务之外,在全县主要街道和停车场周边建设三级诱导系统。
一级诱导,显示当前主干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同时发布周边区域的停车泊位占用的实时状态。
二级诱导,显示周边停车场的车位空闲数据和停车场的位置。
三级诱导,显示各个停车场或者路侧泊位区间的实时空闲车位。对出行者提供精准实时的信息诱导和分流。提升道路通行的效率,也为出行者节省时间。
4.停车位预订
在医院、商业区周边及其他人流密集地区,建设可预约车位,满足特殊人群的现实需求。
5.停车位的错时共享
智慧停车APP上,注册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私有车位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租赁。在自己不使用的区间段内将车位共享出去。通过共享经济实现额外收入,同时还能为更多人提供紧俏的停车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模式,盘活更多闲置资源。
6.政府规划部门的决策支撑
交通出行、停车管理是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系统通过历史数据的研判,可以对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一手数据,特别是对今后的道路规划、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提供详实数据。
7.停车集中指数及态势分析
智慧停车,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给出城区的停车热力区域和集中区域。并对该趋势进行研判,特别是在重大活动、节假日等具有明显停车行为变化的情况下,提前预判并发布信息,避免出现二次拥堵,为城市的综合管理和交通管理提供研判信息。
8.重大活动的指挥保障及出行引导
在重大活动期间,系统可以整合区域级的停车资源,为重大活动进行保障。同时通过诱导屏及APP发布信息,引导交通流。该系统还可以为政府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撑。
9.违法车辆的缉查布控
系统所采集到的车牌信息会被严格控制,该信息可为治安部门提供取证和稽查支撑,特别是对犯罪嫌疑车辆进行预警及布控,为社会治安提供帮助。
10.套牌车辆分析取证
当前查证套牌车辆的技术手段单一,通过对各停车场车辆的数据分析,智慧停车平台可以提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停放了同一车牌车辆,肯定有一辆是套牌车辆。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比对,并为交警部门提供可靠数据。
03
智慧停车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分几个阶段?
孝昌长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按照“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原则,该项目整体建设、运营、整合联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9月,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完成一类区(发展路以东、古城大道以南、中天大道以西、汇通大道以北的围合区域)道路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
第二阶段:2022年10月,完成孝昌县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平台开发;完成二类区道路停车泊位智能化改造;启动规划范围内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实现各类停车场智能化建设并联网,实现项目试运营。
第三阶段:2023年6月,完成城区商业、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停车场数据接入智慧停车系统平台,同时规划建设单体封闭停车场发展停车增量,利用城市边角空地建设生态平面停车场,初步构建全县停车资源一张网格局。
04
智慧停车如何缓解我县停车难问题?
停车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停车资源的供需不平衡,包括车位总量不平衡、基本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不平衡、出行车位与出行需求的不平衡、各类停车资源(路边泊位、公共停车泊位、配建停车泊位)比例的不平衡等以及缺乏停车管理和治理的配套政策和机制。
根据全国各地解决停车问题的经验来看,必须通过下面多种途径、多管齐下才能缓解和解决停车难问题:
1.盘活存量泊位。将有限的泊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2.合理增建泊位。对于泊位供给严重不足的区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增加泊位。
3.建立完善停车治理和管理体系。停车是城市交通领域的静态交通,需要与动态交通一样制定配套的政策、规范和法规,进行管理、疏导,才能保障停车的规范和有序。
4.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发挥停车规范管理、合理调节利用现有存量资源的作用。
05
如何盘活停车泊位存量?让车位利用率增高?
1.泊位智能化改造
通过泊位智能化改造,实现停车泊位信息采集最终进行路侧泊位智能化管理。
改造内容:施划标准停车泊位、施划停车方向指引箭头、施划泊位编号、安装车位停车信息采集设备。
2.停车诱导系统
建设智慧停车诱导屏(三级)、智慧停车APP、媒体实时播报平台(电台、电视台等),多渠道、多途径为市民提供停车信息服务,使市民能在短时间内便捷找到停车泊位。
3.促进停车泊位有偿使用。通过价格杠杆,减少僵尸车长期挤占停车资源,增加车位周转率,提高泊位利用率。
4.共享停车、错时停车。为防止停车资源管理碎片化,按照“一城一平台、一位一编号”的管理模式,开发孝昌县智慧停车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智慧停车APP、城区三级停车诱导、智能收费等一系列智慧化系统,将全县各类车场(位)、价格等要素实时录入,实现停车资源同城互通互联、智能共享、错时错峰停车。
06
如何让停车位多起来?真正实现建设增量?
1.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配建停车位为主,建设社会公共停车位为辅助,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原则,编制中心城区停车场(位)建设专项规划,指导未来新增停车场(位)建设和管理,从规划源头保证建设停车场有位置、有空间,区域性停车位供求平衡,同时确保已经规划的停车场(位)用途、性质不变。
2.新建停车场。充分利用社区广场、城市边角空地等,推广建设“绿荫式”“生态式”停车泊位,实现绿化和停车空间一体化运用;探索利用企事业单位院落、体育场、临街学校运动场、公共广场地下空间建设临时停车场(泊位),有效增加停车位供给。
3.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统筹分析全县停车资源配比状况,根据城市发展进程,科学决策,动态增建停车泊位。
07
当前智慧停车项目总体建设进展如何?
1.已完成项目公司组建,完成孝昌长投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工商注册。
2.已完成我县智慧停车项目深化设计方案并经孝昌县政府审议通过。
3.已完成花园大道、桃源路、发展路、府西路、府东路、鸿翔路的停车泊位划线和编码工作。
4.智慧停车系统平台正在开发过程中,预计10月底正式上线。
08
智慧停车项目到底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智慧停车的目的是要解决孝昌县的停车泊位不足、停车难和停车乱问题,缓解行车难,通过智慧停车的建设,为市民提供出行和停车信息服务,帮助市民出行快速了解所需的停车信息,科学规划和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
1.出行信息全面掌握。不论是在出行之前、出行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慧停车APP、路上诱导系统、媒体播报系统等多种方式掌握停车场和停车状况信息,为出行规划提供泊位状况和交通状况信息,可以让市民不再担心在目的地盲目地寻找车位,使市民出行更加轻松、便捷。
2.节约资源。通过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快速找到可供停车的泊位,以减少用户寻找车位过程中造成的绕行,节约了汽车燃耗和时间。同时通过智慧停车提供目的地的车位信息,可以精准地为这些车辆找到可供停车的车位,从而减少道路上的车流量和缓解由此产生的交通拥堵和行车难。
3.贴心的需求服务。智慧停车指挥中心设立客服中心,为市民出行和停车提供专业服务,推送停车信息,设置提醒功能。通过专门设置的客服中心子平台,对用户的投诉建议及时进行跟踪处理,并就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用户,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09
占用公共资源的停车位为什么要有偿使用?
首先,道路停车泊位作为一种公共稀缺资源,它的有偿使用体现了一种公平性,也是公共资源有价值的体现。其使用具有独占性,享受了公共资源就需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对所有人都是比较公平的。
另外,道路停车公共资源免费使用导致僵尸车长期乱停乱放,周围垃圾成堆,逐渐成为卫生死角,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公共停车资源的使用目的是方便市民出行,使其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应有的作用。
其次,公共停车资源公平性,需要引入价格杠杆机制来协调和平衡,也是防止公共资源迅速枯竭的有效方式。
10
停车服务收费价格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湖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指出,推行差别化停车服务收费政策。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抑制不合理停车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效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与公共道路资源利用。
1.对不同区域的停车设施服务收费,要根据停车供需状况差异,并考虑道路路网分布、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交通拥堵等因素,划分不同区域,实行级差收费。对城市外围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停车设施服务,应当实行低收费。
2.对同一区域的停车设施服务收费,应区分停车设施所在位置、停车时段、车辆类型等,按照“路内高于路外、拥堵时段高于空闲时段”的原则,制定差别化服务收费标准。适当扩大路内、路外停车设施服务之间的收费标准差距,引导更多使用路外停车设施。对公立医院、交通场站等场所及周边配套停车设施服务,鼓励推行超过一定停放时间累进式加价的阶梯式收费,缓解停车矛盾。要根据不同车型占用停车资源的差别,合理确定停放服务收费标准。
3.在确定收费价格过程中,还将考虑市民停车的刚性需求,社会停车场和居民小区配建停车所有权及收费权主体不变的原则,以减轻市民停车刚性支出的负担。
编辑:李莎莎
终审:陈腊梅
请输入验证码